「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作品選介
王惟正│sp.島民
台灣昆蟲獨立研究者王惟正,平日從事動畫、影片與APP製作,於雙年展展出的〈sp.島民〉,乃是一系列台灣昆蟲的攝影和標本,如大紅緣黑星吉丁蟲、上野氏大長角象鼻蟲、大細櫛角蟲……,這些人們難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卻實實在在與台灣長時共存的「島民」,在王惟正的鏡頭下,呈現生物體的獨特色彩、花紋與金屬般的光澤。
王惟正 sp.島民 2018 攝影、昆蟲標本 100×150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台灣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而孕育出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客座策展人龔卓軍在開幕記者會中提到:「在王惟正的研究中,我們能發現昆蟲這樣微小的物種並非只有昆蟲學上的意義,還有族群上的意思,在這次展覽中則帶來對台灣色彩學的想像」。而追尋吉丁蟲的足跡時,同時也是從台灣在地的原生自然連結到對歷史、文化、藝術等不同場域的有機蔓延與生成。
林純用│鯤鯓的擱淺與死亡
位於國美館內的「美術街」空間,這件相當醒目的木刻版裝置作品,是藝術家林純用深感於2015年10月的一起抹香鯨擱淺死亡事件而作:當時一頭抹香鯨被發現擱淺於台灣西南海岸並在三天後於八掌溪溪口死亡,經解剖研究發現,其胃部有怪手挖斗體積大的漁網、塑膠等人造廢棄物,導致其無法正常進食,推測是造成死亡的間接因素,而這顯示出人為汙染殃及環境和生物的嚴重性。
林純用 鯤鯓的擱淺與死亡 2015 木刻板油墨、台南七股海岸廢棄物
305×1220cm(木刻板);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純用特意以電影看板式的大型尺幅,並在版畫前方地面放置從淨灘活動撿拾的一部分垃圾,拼組成台灣的形狀;身軀上下顛倒的抹香鯨,以及藝術家刻骨銘心般地在鯨骨上刻出的文字,內容包含抹香鯨這個物種的介紹、這起新聞事件以及藝術家的看法,強烈的環境訴求不言而喻,而刻意模糊文字的做法,也留有讓民眾反思的空間。
陳宣誠+林彥伶│+300m野棲地
陳宣誠與林彥伶共同創作的〈+300m野棲地〉,位於國美館入口大廳,呈現一座漂浮的、海拔300公尺以上的台灣。作品以懸吊形式於空中鋪展,因此觀者只能採取由下往上、由內往外的視角,顛覆了觀看地圖的慣習。
陳宣誠+林彥伶 +300m野棲地 2018
茅草、小花蔓澤蘭、構樹、香蕉、甘蔗、稻草、麻、竹子 800×1600cm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陳宣誠在中原大學建築系執教, 同時也是本屆雙年展的協同策展人。他於開幕記者會上分享授課時與學生的討論:當都市如台北市從市中心要往外擴充,總會在邊緣碰到無法被系統化的山脈和山系,並反思建築系專業往往忽略這些未能收編進都市化的範疇,思考如何重新轉化去描繪、看待一個新的地誌學和地誌關係,進而研究繪製300公尺等高線以上山地的台灣地景樣態,並截取出一個斷面呈現在作品中。〈+300m野棲地〉運用重力,往上懸吊的即為台灣的山地地形,以重鎚下沉之處即是在這個地圖上消失的地方,如已被過度開發的平原、盆地,即多數城市聚集之地。
藝術家林彥伶在作品中使用的纖維,材料採用台灣常見的雜草,與稻、香蕉等作物,這是源自她在構思作品時所想,如有哪些植物能存活在海拔300公尺以上的環境,是否有人類的軌跡?以呈現屬於山裡真實存在的棲地面貌。她也提到作品纖維的特別質感,由下透過光線與光影變化觀看,似能有進入山中或地底下的感受。兩位創作者不約而同地表示鼓勵觀眾進入作品在地面層設置的座椅,獲得更完整的體驗。
張恩滿+楊文山(古樂樂.巴拉撒邵)│近海之處—拉瓦克三部曲
高雄市市區唯一原住民族部落名為拉瓦克(Ljavek,在排灣族語中為「近海之處」),聚落的原址為一條運輸木材的運河河岸,而運河於1997年被填平成為現在的中華五路,自此廿年來部落面對市政府為都市更新而迫遷的命令與壓力,展開談判與抗爭。
張恩滿+楊文山(古樂樂.巴拉撒邵) 近海之處—拉瓦克三部曲 2018
影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排灣族素人雕刻家楊文山為拉瓦克居民,即便長年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仍然創作不輟。此次雙年展張恩滿與楊文山合作,她表示除了楊文山外,整個巴拉撒邵家族都參與了創作的過程。作品首先以年表呈現楊文山的個人生命史和拉瓦克的歷史的牽動、十來件楊文山木雕作品的陳列,再引至黑盒子空間中的影像裝置,當中也呈現了部落的生活樣貌。(全文閱讀522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2018秋季雙年展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