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錄像新媒體藝術的當代趨勢與未來想像
前言
錄像與新媒體藝術是目前重要的創作形式,至今仍是全球當代藝術主流的藝術方式之一。隨著科技數位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錄像與新媒體藝術從教育到創作,均展現百花爭鳴的現象。面對錄像與新媒體藝術的進展階段,關於數位技術和藝術觀念探討之結合,不僅是知識生產及創作成果,這些能量無不提供一個令人期待的未來想像。以下針對2018年台灣錄像與新媒體藝術藝術的展覽觀察,分述如下。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熱室》,結合錄像與新媒體的感官劇場。
(圖版提供:台中國家歌劇院)
錄像與劇場的聯覺共感—阿比查邦《熱室》
曾獲坎城金棕櫚獎的泰國中生代電影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擅長運用光影呈現疏離感,作品多為非敘事性,以及對政治、社會現象的個人深入觀察。2015年他應韓國光州亞洲文化殿堂劇場(ACC Theater)之邀,首度跨界劇場創作,將入圍坎城影展的「華麗之墓」延伸為一場結合錄像、聲音、光影、煙霧的跨界之作《熱室》。2018年4月,這件作品巡演至台灣,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完整呈現。
《熱室》是一個因為電影而生的感官劇場,阿比查邦從現實歷史的認知中對於越戰、共產黨與湄公河邊界的歷史,轉而投注於映像結構與呈現形式。他運用電子科技、投影儀器、電腦程式等新媒體媒介,建構出一種潛意識的夢境世界,圖象趨向於凝視的隱喻語言。在光影與敘事中,影像與空間所迸發的光,包括投影機的光、影像的光,光束上模糊人形的投射光影,彷彿折射著「特殊場域的電影播映」之重建架構,連結了過去與未來的泰國記憶。另一方面,幻夢儀式般的場域成為多層歷史的凝思,他以「空間的詩」滲透到觀者的身體體驗。這樣的沉浸時間讓觀者得以在緩慢的延宕中,放慢思緒且沉浸於冥想空間。影片中重複的播映畫面,添加男女聲音迴繞、催眠囈語般的旁白,慢慢地漸趨無聲,遺留鏡頭空景於銀幕上的定景,讓觀者感受有如電影溶接的轉場意境,直到影像結束。
《熱室》承載了一場隱喻與夢境,打破許多界線:電影與劇場、夢境與現實、世俗與神聖、具體與抽象、可視與不可視等視覺內涵。阿比查邦表示:「我用我自己看到的世界,去揣測觀眾的想法,我選擇讓自己變成觀眾,用觀眾視角去完成影像、聲音和燈光。」也就是說,他創造「電影作者論」,用作者的方法在看作品,作者讓觀者去看作品,包括作品與空間場域的交互關係。對他來說,《熱室》是一種電影的哲學,一種混合錄像、劇場和電影所延伸之藝術形式的表現。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錄像展區
歷年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透過連結藝術家、畫廊及藏家,形成藝術產業生態平台。2018年推出不同主題區,其中包括「科技特展」與「錄像展區」,關注新媒體藝術的當代趨勢。前者由易安妮(Annie Ivanova)策展,安排英國藝術家傑拉姆(Luke Jerram)的大型裝置〈月之博物館〉,高掛於展場上方; 澳洲藝術家基特.韋伯斯特(Kit Webster)的〈謎〉,在展示暗室投影光影色彩,帶來多重感官體驗; 陶亞倫〈超真實NO. 2〉與〈超真實NO. 3〉,透過虛擬實境裝置帶領觀者穿梭於真實與非真實的幻境體驗。
另外,由台灣藏家聯誼會籌辦的錄像展區「開.窗:藏家錄像藝術收藏展」,集合多位台灣藏家所珍藏的廿四件錄像作品,包括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麥克尼爾(Jess Macneil)、近藤聰乃(Akino Kondoh)、戶島麻貴(Maki Toshima)、三好愛(Ai Miyoshi)及台灣中青輩藝術家等人代表作。特別一提的是,美國知名錄像藝術家維歐拉的錄像〈迎向光亮〉以「水」做為元素,人物於水中展開超緩慢動作,探討男女身體情緒之行動和沉思之間關係。維歐拉被視為錄像藝術先驅,作品深受東西方宗教影響,主題環繞於人類生死與情感之間,其獨特之緩慢圖象與禪思意境的融合,深受藏家喜愛與推崇。
比爾.維歐拉 迎向光亮 2005 單頻道錄像
(圖版提供: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若從收藏展的角度來看,對於收藏家眼界與錄像作品之品味具有前瞻思維,這是值得鼓勵的專題展覽。但比較欠缺的是,展場未提供收藏背後的故事、錄像收藏的脈絡;收藏錄像新媒體的方法,該收錄像哪些品項、什麼版次,以及收藏的保存形式等訊息,這些都是收藏藝術品的交流能量與獨特價值之處。(全文閱讀524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