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遺失孤島的可能性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長時間表演「A Possible Island?」
參與民眾體驗「阿布拉莫維奇方法」現場一景(Photo: Jakkrit Hanpipatpanich)©BACC
2018年首屆曼谷藝術雙年展中,由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 a Abramovic)在2015年成立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Marina Abramovic Institute,以下簡稱MAI),於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CC)舉行一場特殊的長時間表演(Long Durational Performances)──「A Possible Island?」。曼谷藝術文化中心座落在曼谷的黃金地段,四周鄰近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學和熱鬧的百貨商圈,宛如是瘋狂城市中的孤島;走進這棟有著類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環狀樓梯配置的建築內,彷彿進入令人放鬆的村落,而MAI透過公開招募的方式,找到六位來自亞洲的藝術家,加上曾經與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合作的兩位藝術家,圍繞著「避世而居」的主題態度,連續進行三週共一百四十四小時的演出,展覽配合「阿布拉莫維奇方法」(Abramovic Method)的體驗活動,透過尋找遺世孤島的可能性,為雙年展串聯出一場如城市方舟般的靜心呈現。
參與民眾體驗「阿布拉莫維奇方法」現場一景(Photo: Jakkrit Hanpipatpanich)©BACC
所有表演者都事先參與了由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所設計的「房屋清掃」(Cleaning the House)工作坊,透過斷食、不說話等長時間有如苦行僧狀態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些不太舒服,如有點太熱,或有點太冷,或持續做著困難的身體動作,例如:長時間緩慢地走路、開門、關門,三小時內反覆重複,雖然是很簡單的動作,但也就在這些過程中,參與者開始懷疑日常動作的概念,又或者在打開門跟關門的重複中,體會到只有當下是存在的意義,因為此時此刻,門也已經不再是門了,重複似乎打開了空間、世界跟宇宙的關係,而這個「重複」也已經不再是原本的「重複」概念了;另一個遮住臉孔的掩面練習,則關掉了視覺感官,卻開啟了其他感官的無限可能,參與者彷彿開始聞到、聽到、碰觸到更多的存在方式,也更能感知身體的覺察,像是宗教般的崇高性儀式,在這樣身體和心靈的建構上,產生了獨特的精力,而這也反映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特質中──永遠不彩排,因為這樣才真實。
亞尼斯.帕巴斯 忒勒福斯(Telephus) 2018(Photo: Jakkrit Hanpipatpanich)©BACC
與展覽搭配的,是讓觀眾參與的「阿布拉莫維奇方法」,入口處所有觀眾必須將手機關掉,並將隨身物品收好鎖上,這個實驗方法的目的是為了要讓人去「經驗」一種狀態。參與者首先會在一個裝滿電視牆的房間內,透過不同的身體訓練模式,運動姿勢的練習,整組動作包含晃動手腳、跑步、揉捏按摩臉孔等,結束再走進另一個大空間之中,在這裡觀眾可以在「協助者」(facilitator)的幫助下,緩步慢行;站在平台與人圍成一圈,屏息不動、凝視彼此;或是坐在不同色調的純色畫前靜靜觀賞,又或是躺白色的床上小睡片刻;而最讓人凝神定心的,是坐在椅子上,把面前桌子上滿滿紫白色交雜的米粒分開,細數到底有多少顆米⋯⋯。在這些靜心方法的進行過程中,讓觀眾準備好進入合適的心靈狀態,能更安定觀賞接下來的長時間演出作品。
戴絲賓娜.薩哈普留 規勸性 2018(Photo: Jakkrit Hanpipatpanich)©BACC
「A Possible Island?」表演是長達三週、每天八小時的長時間演出,因此觀眾將永遠不會看到開始或結束,卻可以看到中間彷彿失去時間性的過程,在這個無時間性的(timeless)狀態中, 印象永遠存在: 例如希臘藝術家亞尼斯.帕巴斯(Yiannis Pappas)的身體石膏,在緩慢的剝除狀態中,凝結崩裂下的石膏像是戰爭後留下的破碎身體;印度藝術家范妲娜(Vandana)只是在觀看燭火,時間似乎凍結;希臘藝術家戴絲賓娜.薩哈普留(Despina Zacharopoulou)作品最為引人注意,觀眾需要戴手套,排隊進入密閉的空間,觀眾可以撫觸她、對她做任何事,一切行為的發生都在即興之中完成,而過程的有趣之處,或許便在於究竟是怎樣的關係,讓觀眾想要去完成?有些觀眾小心翼翼地前進、凝視、遲疑不動,又或者是在無人的情境下,充滿惡意地攻擊她、還是溫柔撫慰的觸碰?觀眾的抉擇成為作品演繹的重點──有些觀眾會感到害羞,有些觀眾則會重複回來觀賞,以此進入作品之中。(全文閱讀524期藝術家雜誌)
【1月特別報導│2018曼谷藝術雙年展】
尋找遺失孤島的可能性——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長時間表演「A Possible 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