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界實境.虛擬現實
2018釜山雙年展「雖然我們分隔兩地」
撰文│楊爾寧.圖版提供│Busan Biennale(《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月號136期)
斯曼達.德雷弗斯作品〈母親節〉Smadar Dreyfus, Mother's Day, video installation, 15min, 2006-2008
在2018年光州雙年展揭幕後一天,釜山雙年展於甫落成的釜山現代美術館及韓國銀行舊址揭開序幕。展題「雖然我們分隔兩地」(Divided We Stand)著眼於疆界帶來的對立、分裂、衝突與分隔,在南北韓高峰會及美中貿易戰等區劃明確疆界的現實中,正面迎對國界的實境,將你我身處的現實,透過藝術展覽呈現於大眾眼前,與光州雙年展「想像的疆界」(Imagined Borders)僅著眼於隱藏或不被提起的心理疆界,隱現一別苗頭之意。非但如此,釜山雙年展總監克里斯蒂娜.里庫佩羅(Cristina Ricupero)及策展人約格爾.海澤(Jörg Heiser)在開展前特別語意深長地宣告:「連藝術專家們都覺得厭煩的麥加朝聖式雙年展時代,已經結束了。」
拉斯.馮.提爾作品〈歐羅巴〉Lars Von Trier, Europa, 113min, 1991
「反過來思考,當初又是以何種心理狀態迎來此種分裂?」釜山雙年展直接點名二次世界大戰後令世界地圖改觀的國界:印度、巴基斯坦、蘇丹、德國、南斯拉夫、蘇聯、中國大陸與台灣、越南、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朝鮮半島等。展出來自34國、66位藝術家、共125件作品,不止於單純羅列呈現有關領土分裂的主要議題,並透過參展藝術家們的多元獨特視角,詮釋此次雙年展題。
此次雙年展在媒體中曝光度最高的,當屬韓國藝術家千珉正(Mina Cheon)的「一起吃巧克力派」(Eat Choco-Pie Together)系列作品,在展場中堆滿以往經常出現在援助北韓物資中、同時也是北韓地下交易最受歡迎的商品「巧克力派」,並歡迎觀眾拾起品嘗。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9年1月號136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01月│亞洲雙年展特別報導】加速之後的人類世中心──2018台北雙年展
【01月│亞洲雙年展特別報導】探尋當代文明的未來發展──成都.龐畢度「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
相關報導:
【01月│亞洲雙年展特別報導】加速之後的人類世中心──2018台北雙年展
【01月│亞洲雙年展特別報導】探尋當代文明的未來發展──成都.龐畢度「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