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到社會的美術實踐
大學美術館的世界趨勢與台灣經驗
1. 英美國家的大學美術館
博物館出現於大學校園的年代與歷史非常久遠,而其中美術館所屬於的藝術博物館更是最早出現。
世界最早的大學博物館應該就是英國牛津大學的阿什莫爾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1677年由伊萊亞斯.阿什莫爾(Elias Ashmole, 1617-1692)這位雅好收藏的政治人物出資建造,並贈予牛津大學,做為奇珍異寶收藏室(cabinet of curiosities),最初收藏考古物件與古典時期藝術作品;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藝術作品的收藏已經從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延伸到泰納以及畢卡索以後的現代藝術作品。另外,牛津大學引以為傲的自然史博物館則是成立於1860年,而這座博物館更是1860年代一場重要的生物學進化論思想辯論的舞台。至於處於競爭關係的劍橋大學的博物館設施,也不遜色。劍橋大學目前共有不同學術領域的八座博物館,其中則以費茲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 Museum)屬於藝術博物館,建造於1816年,用來保存英格蘭古物收藏家費茲威廉(Richard Fitzwilliam, 1745-1816)的圖書、文物與藝術作品;劍橋大學也因為這座藝術博物館而成為國際重要的藝術史學術重鎮。
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外觀一景
1774年獨立的美國,大學成立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年代也屬久遠,日後國力日益強大也表現於不斷增加的博物館機構,包括大學美術館。固然美國許多名校的博物館與美術館都具可觀的規模與收藏,但其中,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對於近代與現代藝術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貢獻,特別讓人矚目。這座博物館成立於1882年,當時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所大學的師生得以在接觸真實藝術作品原作的條件下進行教學。此後,面對著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興起,許多美國的大學都設立了美術館,而跟社會上民間力量成立的美術館相互輝映,形成一股強大的、美術領域的、非政府組織的傳統。
相對於英國與美國,義大利與法國的傳統雖然高等美術教育機構也都有豐富的藝術作品收藏,但大部分的大學並不設置美術館,而是由公立美術館承擔這項工作,形成異於美國的另一種傳統。
2. 亞洲國家的大學美術館
亞洲國家的大學美術館起步比較晚,但是20世紀後期由於政治民主與經濟繁榮,許多國家的大學也都陸續成立美術館。
日本的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以下簡稱「東京藝大美術館」)成立於1999年,這所大學的前身是東京美術學校與東京音樂學校,所以東京藝大美術館的美術收藏可以回溯到1887年創校時期,不同於英美國家的大學美術館主要收藏西洋藝術史的作品,提供教學材料,它主要收藏創校一百多年來教師與學生的作品,既為東京藝大保存了藝術教育的紀錄,也已經成為日本近現代美術史與當代藝術的美術館,成為整個社會的公共文化資產。韓國的大學美術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立首爾大學美術館,為1995年由三星文化基金會出資聘請荷蘭建築家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建造;這座美術館同時呈現出韓國企業的經濟與文化視野,足以傲視亞洲國家。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外觀一景
21世紀露出曙光的時刻,台灣的大學美術館也逐一誕生。第一座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其次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第三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近年,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師美術館也先後成立。(全文閱讀525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大學美術館在台灣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