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爭妍 威廉.莫里斯的魔法花園
撰文|黃其安.圖版提供|William Morris Gallery(《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3月號138期)
西塞利.瑪麗.巴克作品〈松樹仙子〉Cicely Mary Barker, The Pine Tree Fairy, The Estate of Cicely Mary Barker, 1940, 1990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Frederick Warne & Co.
威廉.莫里斯畫廊(William Morris Gallery)舉辦「魔法花園」(The Enchanted Garden)展,除了探索花園的神祕性與魔法般的變幻力,更將聚光燈投射於那些以花園為創意舞台,上演一齣齣非凡、神奇及浪漫之植物風貌的藝術創作之上。
展出藝術家主要是來自1850至1950年代的英國及法國藝術家,其中含括書寫或繪製花園內部及周遭的奇幻生物、偉大夢想或魔幻戲法的作家與插畫家之作。展品匯聚自拉斐爾前派(Pre- Raphaelites)至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藝術家的精彩繪畫、紙上作品及書籍作品等,此外亦有深受兒童喜愛的童書插畫家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與西塞利.瑪麗.巴克(Cicely Mary Barker)的精采傑作。
設計師暨拉斐爾前派藝術家威廉.莫里斯對於花園該有的樣貌抱持著相當清晰、明確的看法。無論花園的面積大小,「(花園)都該豐富而有序。它應該要與外界有所隔離。它絕不應該模仿大自然的野性及任性,而且應該要看起來像只存在於房子附近的地方。事實上,它應該要看起來像是房子的一部分。」針對這點,資深策展人羅文.貝恩(Rowan Bain)說到:「威廉.莫里斯的設計強調了房子與花園之間的密切聯繫,於內部及外部空間建立起親暱的對話。其設計將自然帶入了房屋室內,他是英國園林設計發展的關鍵人物,助長了花園工藝及美學於英、美中產階級審美的普及性。」「魔法花園」一展便是由莫里斯的作品為出發點,探究與其同時代的藝術家及相隔多代的後輩,如何對花園空間之誘惑做出藝術性的回應。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9年3月號138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03月│時代思潮與社會審美的演進 特別報導】名媛的待客廳──沙龍文化與賦權解放的錯綜之跡
【03月│時代思潮與社會審美的演進 特別報導】包浩斯百年
相關報導:
【03月│時代思潮與社會審美的演進 特別報導】名媛的待客廳──沙龍文化與賦權解放的錯綜之跡
【03月│時代思潮與社會審美的演進 特別報導】包浩斯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