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的災難敘事
策展人賴駿杰談TKG+ Projects「玻璃總是要碎的」
「玻璃總是要碎的」(It is the fate of glass to break),這句具有宿命論意涵的諺語,是策展人賴駿杰為此次展覽所安設,雖非直接指向災難,但從字面上的「玻璃」、「碎」對應到展場設計和主視覺中橫亙交錯的黃色線條,我們不難聯想到每當颱風來襲,人們時常在玻璃門窗貼上膠帶加固的造形;而展覽所談論的即是災難的意識形態與不可避免,透過陳飛豪、丁建中及張致中三位當代藝術家與其作品,分別展開關於災難的視覺敘事思考。
「玻璃總是要碎的」展場一景(圖版提供/TKG+ Projects)
水,乃萬物依傍的生之源,同時亦具毀滅性的力量,而颱風造成的破壞力,有極大部分來自於伴隨豪大雨勢所致的水患,使城市陸路成渠、山區洪暴與土石沖刷。位處亞熱帶的島國台灣,每年夏秋氣象預報與新聞報導中,颱風的防範與侵襲自然是媒體播送的關注焦點。我們普遍相信透過預測的未雨綢繆,得以在某種程度上進行降低災難風險的方案與對策,當災難發生後,則根據統測數據、圖像紀錄等成為檔案化的資料,期望做為預警與解決問題的分析系統。隨著新的事件一次又一次發生,這些不可逆的過往也免不了走入逐漸被遺忘與掩蓋的命運,然而這些記憶、歷史與苦難的經驗並不會消失。藝術做為有別於科學的介入方法與形式,在此次展覽中,策展人賴駿杰的論述鋪排以及三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非指涉實質的傷痛性災難,抑或將之直接再現於展場中,而是轉向隱晦且維持一段距離地看待、理解災難。
展覽聚焦在颱風與其挾帶的「水」,這也是策展的最初發想。賴駿杰表示,概念主要來自丁建中與陳飛豪去年初於板橋435藝文特區的實驗性創作展覽「Up to 121」,二人共同發展的創作討論近代颱風與在地發展史之間的關係。121公分──賀伯颱風於1996年重創台灣時,435藝文特區淹水的水位高度,此次展覽以這條水位線做為事件和警示的顯影劑,而展場設計也再一次地將之召喚。譬如陳飛豪的〈明治大風災、葛樂禮與賀伯〉以雷射標線器的紅外光在投影銀幕上定位出離地面121公分高的水平線,將當年園區淹水的現實遭遇不容閃躲地疊映至觀者的時空感知,在整體氛圍幽暗的展場和作品的黑白主調中,紅外光射線顯得格外怵目;在周圍的牆面角落則布有幾個位在相同高度、似淹水後留下的汙漬,這是張致中在高雄港周邊找到的現代工業元件如重型機具、特定物件材質的拓印〈殘跡〉,雖然並不清楚它們的原始用途到底為何,但透過這些象徵暗示,賴駿杰希望觀者穿梭於展場空間時,也同時能經驗身體性的觀照。
此次展覽是策展人賴駿杰與三位藝術家一起發展討論出來的成果。賴駿杰以數字121帶出的三組矛盾敘事展開:「事件╱現實」、「預測╱(預防性)演示」、「危機╱景觀」。在各種災難中,颱風屬於能夠預測、追蹤的自然天災,而因侵台頻率高,人們對於風災的危機意識較顯著,換句話說,台灣人對颱風並不陌生,甚至是相當慣常的認知,貼近真實的日常生活,但當颱風來襲,卻時而造成超乎想像的嚴重傷害。賴駿杰以紀傑克的「幻見」(Fantasy)理論說明,而這個既定的「121」即具有「幻見」的意義:在現實(reality)層面,它是當風災發生之時的積水線,同時又成為對未來降雨量的一個指標,也記錄了過去的淹水記憶;而這些資料、客觀的數據、圖像紀錄,在既定現實的積累與時間迴圈中建構著我們所以為的真實(the Real),並依此想像颱風與風災,相信能經由預測防患未然。
幻見,是有瑕疵且互相衝突 的,它一方面指責現實的不足,而權充為真實,但它一方面又告訴你,凝視真實是不可能的。正如同這些(遠超過)被堆砌起來的預測圖像,它指導了你應該怎樣從圖像的縫隙中體認出危機,但實際上在面對真正的危機時,它又僅僅只能是螢幕上發光的圖像。發光的圖像,如同神喻般,閃爍中給出未來的道路。
這段唯一在展場中出現的文本說明摘自賴駿杰的策展論述,對應在偏暗的展場中一個個發出微光的影像,的確營造出某種末日來臨前,神指示未來的低語之氛圍,不過,正如展名所稱所言,無人能真正逃離宿命,能夠避開的未來都不是未來,災難總是會降世。(全文閱讀528期藝術家雜誌)
【5月專輯│災難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