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與藝術家所共創的未來
白教堂藝廊「這就是未來嗎?」展覽回顧
撰文│施雅恬.圖版提供│Whitechapel Gallery(《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5月號140期)
藤原西芒與大衛.考恩作品〈救世主經驗〉 Simon Fujiwara and David Kohn, The Salvator Mundi Experience, 2019. Courtesy Whitechapel Gallery
位於東倫敦的白教堂藝廊「這就是未來嗎?」(Is This Tomorrow?)春季展覽邀請了十組藝術家和建築師合作,請他們回應人類面臨大數據、生物工程的發展和氣候變遷等當代議題的看法。展覽中心主張除了人類之外,我們也必須考量到多元文化、族群與生物的存在,並破除人類中心的意識型態,以試圖定位人類在未來世界中的位置。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單純探究未來的展覽。「這就是未來嗎?」展覽的起源是白教堂藝廊在1956年所舉行的展覽「這就是未來」(This Is Tomorrow)。當時的展覽提出了對未來的21世紀的美好幻想,當時的策展團隊以建築師西奧.克羅斯比(Theo Crosby)為首,同樣邀請藝術家與建築師一起合作,一起建造了12組裝置作品,並為當時的白教堂藝廊參觀人數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事過境遷,這個展覽也帶來了一些批評的聲音,質疑展覽的作品對於未來過於樂觀,當時所探討的對於機械科技發展與資本主義帶來的想像,也已經不合時宜等。
「我們發現許多藝術家都對挖掘當時展覽的歷史極感興趣。」策展人莉迪亞.易(Lydia Yee)說到,這次她負責將10位年輕藝術家與建築師配對後,選擇將主題以問號作為結尾,留下不太清楚的信息。除此之外,對比著過去的展覽團隊相對獨立的執行計畫,這次的計畫講求國際間的合作,策展方給予每個組別一萬英鎊的預算去執行,留下相當多的發展空間。兩個展覽之間的不同,不僅反映在主題多元性的拓展,也可以反映出創作者與策展人或博物館之間的合作模式,在時代變化之下的權力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