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於無
60年代極簡主義始祖 桑山忠明
不喜受傳統日本畫的限制,桑山忠明在1950年代末移居紐約,並加入極簡主義的行列。他與唐納.賈德(Donald Judd)、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安妮.特魯特(Anne Truitt)、羅伯特.莫利斯(Robert Morris)、馬克.迪.蘇維洛(Mark di Suvero) 及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一起將極簡主義運動帶往更進一步的境界。極簡主義運動起源於對原始男性主義與抽象表達派的反對,同時也為消費者文化提供替代方案。桑山忠明的作品深受形上學影響,不重現層次或物質性。他的作品是純粹的顏色、形狀與空間的存在。作品迷人、色調鮮明,呈現出全然的原貌,也非其焦點。這就是桑山忠明想表達的目標。他認為空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從作品中創造出空白或「虛無」。
桑山忠明超越其他藝術家的是他對作品的堅持。1960年代初期極簡運動很快就出現瑕疵,這些分歧與表達模式和物質性有關。例如,莫利斯的表現力雕塑和特魯特的純粹形式 (註)。桑山忠明總是團隊中最激進的成員,在他的朋友或同儕開始發展其他方式拒絕或挑戰消費主義時,他卻反其道而行,嘗試找到更簡約的方式。
桑山忠明創作的方式是使用於大量、高效能零件製作中所發展出來,並經調適過後的技術,而第一種技術為噴漆。對他而言,噴漆是他首次使用非來自傳統「高尚藝術」的媒材。憑著畫布上的噴漆來創作,他享受完美的絕對性,以非筆觸的方式呈現作品,卻在畫布上呈現一片色彩均勻的迷霧。層層疊加的水性顏料在畫布上呈現出具有完整的深度與均勻度的顏色,而不擁有任何藝術家的筆觸。不相信單線創作的桑山忠明不只棄用顏料,他更開始用三維物件進行實驗,也是他首次選用金屬去創作。這個已經著色加工且帶有光澤的合成素材,使他能更貼近中和、高效能的創作概念。如同工匠一樣,在狀態改變點測試材料以了解金屬的最大延展性。桑山忠明用銅和鋁抽象展現作品的層次感,擺脱畫布在牆面的侷限。
他的作品也打破單一畫布的限制。他用薄鋁條將畫作分隔成不同區域,每個區域自成獨立個體,但亦為構圖的一部分。它們完全相似且同時存在的特質,又使觀者質疑其獨特性。繪畫中的差異透過特定的燈光來顯現,或取決於觀者在作品前的動態,使觀賞者成為藝術品的主動參與者。觀者不再只是凝視著作品,畫作也不再是靜態、亦或者受到景仰的物件而已。觀者必須隨之移動,創造出與藝術品互動的時間與空間。桑山忠明在藝廊中裝置作品時,選擇讓現有的空間繼續存在並且主導,讓他的藝術透過完美、重複和缺乏效應創造出神奇的效果。他不打算征服觀賞者,而是強調作品的存在及其與觀者的關係。
在嘗試許多不一樣的技術及過程中,桑山忠明終於找到一種趨近於不處理的創作方式。透過與日本的一家工廠合作,他監督鈦金屬的電解以製成特別的顏色。他與操作人員坐下來討論,決定他所期望最後轉變的時間,讓特定的顏色出現於作品上。它不但形成一體的顏色,更因為鈦金屬(也受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所喜愛)的穩定性而形成特定的顯著色暈。他將材料裁切成小塊,之後整齊排列在牆面的方格上,以顏色來搭配。即使是視線或頭部的極小移動,更別提房間內氛圍的改變,都會造成作品的改變。令人驚喜的是,如此簡約的創作過程,使桑山忠明的鈦金屬作品呈現出如巴洛克一般迷人的風格。
這或許是桑山忠明最接近「虛無」的方式。如同他常指出的,他認為自己的藝術存在於稀薄的空氣中,像是與觀者、作品與所在空間之間的關係氛圍。他追求的目標不是去製造氛圍,而是讓氛圍能夠油然而生。桑山忠明也認為這種獨特的虛無極為美麗、具有價值,獨立於觀感或人心之外。他精心磨練的創作是要說服我們,作品所帶來的虛無都在我們的眼中,而藝術便會在這片虛無中誕生。
作者簡介:
亞倫.貝茨基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米蘇拉市,後移居至荷蘭。他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及建築系碩士學位。貝茨基曾出任國際藝術及建築學府之重要職位,包括鹿特丹荷蘭建築學院館長、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策展人,以及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總監。作為一位擁有多本著作及專書論文的作家及編輯,貝茨基同時也是巡迴世界的大學講師及客席評論家,他目前為美國亞利桑那州塔利埃辛建築學院院長。
註:Ibid, pp. 47-56。雖然從未評論過桑山的作品,但邁克爾.弗里德(Michael Fried)在其論文中給了該運動最佳的評論。參考邁克爾.弗里德, Art and Objecthood:Essays and Review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相關報導:形於無 Beautiful Nothing──極簡藝術家桑山忠明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副館長羅素.斯托勒之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