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觀者的現身主體
高雄市立美術館「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一位藝術家在投入創作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要從自身出發,追溯自我認同,進而反思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牽引,那麼在斑駁複雜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之中,創作主體如何與其所承載的歷史及當今社會對話,並在對話的過程中逐漸現身,召喚觀者的凝視及參與?
由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與東京森美術館共同籌辦的展覽「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在5月於高美館正式開幕,展出來自東南亞的四十七名藝術家共一百廿二組/件作品,以「激情與革命」、「流動的歷史與記憶」、「多元身分認同」、「現代發展及歷史傳承之間」、「冥想的媒介」以及「存檔記錄」等六個展區,耙梳東南亞自1980年代至今的藝術發展。藝術家們透過創作映現各國經歷殖民、解殖、內戰、民主化與國際化浪潮等轉折,於斑斑傷痕的歷史之中肯認自身生發自土地的經驗與認同,猶如在21世紀的後冷戰時代,自彌漫晨霧的樹林中現身。
胡丰文〈骨墓紀念碑〉(前)、〈無聲仿有聲〉於「激情與革命」展區一景(攝影:高慧倩)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2017年首次於東京森美術館及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為兩館與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亞洲中心(The Japan Foundation Asia Center)為紀念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五十週年所共同策畫,以將近三年的時間至當地進行考察、探訪約四百位藝術家,並由十四位策展人組成團隊,呈現這檔聚焦於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大規模展覽。
李.達拉烏 信使 2000-2005 裝置 福岡亞洲美術館藏
(圖版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攝影:林宏龍)
「太陽雨」一詞除實指東南亞地區常見的氣候,既晴又雨的天氣現象亦象徵當地繁複曲折的歷史及曖昧多義的文化語境。此次展覽來到台灣,考量相近的地緣關係與相互映照的歷史脈動,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做為台灣理解自身脈絡的借鏡。
王良吟(Amanda Heng)攝影作品於「多元身分認同」展區一景(攝影:高慧倩)
總策展人片岡真實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在布展期間恰逢幾場太陽雨,正貼合了本次以東南亞常見氣候為考量的展覽命題。而確如總策展人所言,出於地緣關係,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與東南亞一帶相類,在族群上,台灣亦是南島語族分布範圍的最北端;而追究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與東南亞亦被日本方面歸入「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並在戰後捲入冷戰體系之中,直到今日仍處於轉型正義的陣痛期或後陣痛期。在透過展覽嘗試理解、梳理東南亞背景的同時,回顧台灣與東南亞之間的異同,「太陽雨」一展許能帶來這樣的啟示:當人們得以辨識、指認歷史事件與創傷,認清現下,主體便可能自晨霧中走出樹林,現身於當下。(全文閱讀529期藝術家雜誌)
蒙天.布瑪〈喜捨〉(前)、普普作品左起〈天(空間的元素)〉、〈地(堅定的元素)〉、
〈水(流動與凝聚的元素)〉、〈火(運動能量的元 素)〉、〈風(運動的元素)〉
於「冥想的媒介」展區一景(攝影:高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