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茶的堂奧
撰文│種籽設計.淦克萍.插畫.攝影│種籽設計(《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6月號141期)
南投茶產區
喜歡「茶」,一個龐大的聞問。
這個字就好比「禪」、「道」……,是漢字中少之又少、不必倚賴其它文字的陪襯幫補,便自成一家言,便可以獨立單兵作戰,獨自撐起一片浩瀚天空與飲食文化。
我們跟植物很親,植物改變了人類歷史、驅動了文明,茶是屬一屬二的代表角色。植物與人的關係很親,伊始當然從飲食建立起來的,開門七件事裡的茶,且唯獨茶從民生的日常,一路昇華到藝與境,生津止渴也是茶,有儀有禮也是茶,人生中的各種景況都在茶湯中得到映照,千滋百味也都各安其所。
茶在作物分類裡,不列名於經濟作物,而是特用作物,亦稱工藝作物,透過工藝將它的內涵發掘出來而為人所用。而特用作物中,又兵分多路,有的用來榨油、抽纖維、磨澱粉、製糖、或香料……,而茶則另歸在「嗜好」之類,與咖啡、可可……同樣都屬嗜好料類特用作物。嗜好,是一種迷,是一種癖,著迷當然不需要理由的。
茶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茶又在台灣蕞爾小島中多元而繽紛,從傳統到創新,從歷史到未來,也從風土到職人,有說不完的故事,品不盡的光陰的滋味。
因此,茶的設計並非輕易得以成功。
今年五月,甫落幕的台灣文博會工藝館,種籽設計推出魚池茶區四種紅茶的「風味輪」及「24節氣耕作曆」,以及首度發表的「平安茶」設計。其二,坪林茶區15位茶農的有機茶,以及十餘年來發心發願發展潔淨水源地的「慈心茶葉製作所」,透過時間與空間的醞釀,多元展開我們說故事設計裡的大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