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與美感的探索
2019順益台灣典藏繪畫系列展導言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19年6月9日~9月8日
作品風格源自心智特質
天有日月,大地才有白天和夜晚。節氣有四季,春夏秋冬風情各不同。
人有左右腦,才能理性與感性並行思考。因藝術家的生命特質有別,作品風格與美感才會各展特色。
藝術教育家羅文斐(Victor Lowenfeld)跳開美術史與流派的研究框架,依創作者心智特質將繪畫發展風格類分為視覺型(約50%)、觸覺型(約25%)、綜合型(約25%)三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藝術愛好者若能將每幅畫視為創作者的心智符號,並參考羅文斐的觀點賞畫,將有助於打開審美的方便之門。
探索台灣近代美術史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以下簡稱「順益博物館」)典藏台灣畫歷時四十餘年,至今典藏畫作近四百件。筆者受聘規畫「見圖思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繪畫之美」五年系列特展,「揭開台灣美術史櫥窗」為2018年首展名稱,而2019年的特展於6月9日至9月8日舉辦,主題定名為「風格與美感的探索」。
探索台灣近代美術史發展的脈絡,是建構今年特展展場設計的基本思維。隨著入口變色燈光的指引,觀者將可以邁入順益博物館台灣繪畫典藏品的風格與美感對話平台。展場的第一道平行線入口以石川欽一郎的畫作為首,引領倪蔣懷、李梅樹、施翠峰、張秋台等畫家十四幅視覺型寫實傾向的畫作。
平行線的相對面入口,則是由鹽月桃甫的畫作帶頭,緊接陳澄波、楊三郎、張萬傳、洪瑞麟、詹浮雲、李娟娟等十八幅非視覺型(含觸覺型與綜合型)具主觀表現性的畫作。今年參展有廿八位畫家,共計卅二幅作品。
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
石川欽一郎為日本靜岡縣人,在學時學習南畫與日本畫。廿八歲赴英學習印象派式的英國水彩畫。1907年受聘來台擔任總督府陸軍通譯官,兼任台北師範圖畫老師。
他於1924年二度來台,任教於台北一師(現台北市立大學)與二師(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將歐洲印象派觀察寫生的美術理念引進全台學校課程,並於課外組織畫會推動社會美育,培養出陳澄波、李梅樹、藍蔭鼎、陳植棋等台灣前輩畫家。
石川欽一郎寫生照(圖版提供:《藝術家》資料庫)
石川欽一郎生性溫文、具有紳士之風,作畫習慣現場寫生,將大自然的陽光、色彩與空氣氛圍再現於畫面,讓作品呈現自然寫實的抒情之美。在風格與美感特質上,他偏向視覺型繪畫表現,其特質如下:1. 重視寫生,強調自然物象的再現。2. 重視三度空間的遠近感比例。3. 強調自然色彩與光影氣氛。4. 個性溫文偏向理性思考,作品強調抒情敘事性。5. 作品傾向客觀寫實,並追求視覺再現的完美。筆者依特展空間展出順序,選出七幅傾向視覺寫實型的畫作,並針對作品風格與美感特色導賞如下:
1.〈豐原舊道〉完成於石川欽一郎二度來台任教時期,畫家以精準流利的寫生筆法,畫出早春的天空、金黃色的草原、相思樹與土地公廟,還有肩挑重擔趕路的農人。曾遊學英國學習印象派寫生水彩的他,讓作品呈現文學性的抒情美。
左/石川欽一郎 豐原舊道 1926 水彩紙本 31×41cm
右/石川欽一郎 觀音山 1930 油彩畫布 45.8×58cm
2. 在〈觀音山〉中,紫色觀音山上雲朵飄浮,陽光把淡水河照亮如明鏡,此畫雖是油彩但也展現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與「三分天下」的一貫畫風。畫中右前方有兩艘插竿的漁船,對映著一艘迎風前進的帆船,畫家巧妙地生動捕捉觀音山下淡水河潮漲期的悠閒氣氛,是石川欽一郎難得的印象派油畫寫景。
3.〈淡水景色〉為倪蔣懷四十二歲時的成熟代表作。畫家採俯視觀點取景,陽光從觀音山頂斜射,照亮屋頂和馬路,亮麗的馬路近寬遠窄地消失在淡水河河岸,山紫水明的色調具有石川欽一郎透明水彩的畫風;但街景佔滿三分之二的飽滿構圖法,已展露倪蔣懷身為本土畫家的自主意識。
左/倪蔣懷 淡水景色 1936 水彩 49×66cm
右/李梅樹 三峽春曉 1977 油彩 45.5×53cm 李梅樹紀念館藏
4. 李梅樹的〈三峽春曉〉,春天的陽光穿透雲空霧氣,宛如蛋黃灑落於橋下水面,這是清明時節台灣常見的朦朧風光。畫家以日治時期的三峽拱橋為主景,捕捉清澈溪水與岸邊洗衣婦的形影,展現早期台灣素樸農村特有的生活勞動景象。此畫可稱是台灣本土版的〈日出.印象〉,與〈清溪浣衣〉同為李梅樹描繪家鄉河岸之美的代表作。
5. 施翠峰的〈海邊暮色〉中景S形的白浪花運用寒中帶灰色調,彷彿能感受到吹拂而至的刺骨冷風及陰鬱沉重的氣氛。纏捲暗紫雲影壓境,沉甸甸地佔據了整片天空,該是暮夜的時刻。波紋蕩漾的海潮泛著綿密水波,打上礁石、湧現浪花;踏足陸岸浸染細沙,時而柔美、時而剛烈,海神變幻莫測的舞蹈在暮色下更顯神祕妖嬈。
左/施翠峰 海邊暮色 1978 水彩 48×62cm
右/張秋台 收割 1978 水彩 53×73cm
6. 張秋台作品〈收割〉的前景,農婦正將手中的稻穀迎風篩落,飽滿的稻穀宛如灑落於竹缽的黃金雨。小溪後面的遠景處,隱約可見彎腰割稻的採收人群,顯見正是陽光亮麗的收成期。張秋台本身是農家子弟兼小學校長,水彩技法傳承李澤藩的畫風,融入客家族群勤儉持家的勞動精神。
7. 在黃銘祝的〈午後的寧靜〉裡,午後陽光斜射下的寺廟、電線與看板,展露寧靜的鄉間街景。畫面色調溫暖,讓觀者心中浮現早期台灣農村素樸情懷。1970年代,台灣政府退出聯合國,畫家與文學家開始尋找在地題材,藉以連結鄉土文化認同。任教於新竹的畫家黃銘祝,即以照相寫實的透明水彩,完成這幅具時代性風格的寫景。
黃銘祝 午後的寧靜 1987 水彩 55×74cm
非視覺型繪畫風格的導師:鹽月桃甫
鹽月桃甫,日本宮崎人,自幼生活在貧困的農家,1912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1921年抵達台灣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擔任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以及台北州立第一中學(現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美術教師。1927年他和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及木下靜涯等人聯手創辦台灣美術展覽會,對台灣美術發展影響深遠。
鹽月桃甫也是第一位將油畫技術與素材引入台灣的畫家,成為台灣油畫創作的播種者。其作品筆觸線條流暢活潑、色彩表現具有野獸派的熱力,喜歡描繪台灣原始藝術之野性美及生命力題材,被譽為「野獸派鬼才桃甫」,有「東方高更」之稱。
鹽月桃甫與其原住民族題材畫作〈母〉(圖版提供:《藝術家》資料庫)
在風格與美感特質上,鹽月偏向觸覺型繪畫表現,其特質如下:1. 雖以寫生做為創作取材,但更重視主觀情感的表現。2. 造形比例依內在情感誇大處理。3. 不重視光影與自然色彩的模仿。4. 個性率真、具感性思維,運筆豪邁,作品具視覺張力。5. 作品傾向主觀情意表現,強調自我個性與意念表露。筆者依特展空間展出順序,選出九幅傾向非視覺型(含觸覺型與綜合型)的畫作,並針對作品風格與美感特色導賞如下:
1. 鹽月桃甫在〈公園一隅〉中,不依賴視覺寫生,將空氣中的光影抽離,透過主觀色彩與韻律曲線的重組,勾勒樹木、步道、水池和座椅,呈現春臨大地的朦朧之美。個性直爽的鹽月桃甫將野獸派的表現性畫風引入台灣,透過學校與私人畫室推廣油畫創作;相較石川欽一郎的水彩教學,可說是台灣近代美術史另一條平行線的引領者。
左/鹽月桃甫 公園一隅 1926 油彩畫板 24×33cm(圖版提供:《藝術家》資料庫)
右/鹽月桃甫 日向夏 約1946-1954 油彩 李梅樹紀念館藏
2. 在〈日向夏〉裡,畫家粗獷又快速的筆觸,隨著夏日窗外猛烈的陽光在畫面流轉。對比強烈的色彩,水果造形飽滿,青澀帶點甜分,也有對下午茶休閒的期待。穿西裝不打領帶的鹽月桃甫,揮筆如擊鼓,讓畫面展現出近似野獸派熱情的畫風。
3. 熱情直率的陳澄波以誇張仰角觀點完成的水彩速寫〈裸婦〉,筆觸快速地拉出人物左邊身軀的流轉,再以右腳和手的姿態建構畫面的平衡;背景快速刷下的垂直線條,營造出空間的深度和韻律感。有「台灣梵谷」之稱的陳澄波,其風景畫不是印象派光影的再現;同樣地,這幅〈裸婦〉也不是表象美的描繪,而是生命本質的自由伸展。
左/陳澄波 裸婦 1932 水彩 37.5×28.5cm
右/楊三郎 海邊日照 油彩畫布 28×35cm
4. 楊三郎的〈海邊日照〉中,朝陽自海角遠端躍起,金色陽光照亮漁村人家。浪花有節奏地拍打岩岸,山崗上的林木似乎也迎著浪花、搖擺枝葉。由近而遠的曲線海岸,是台灣北海岸經典的旅遊勝景。畫家楊三郎曾接受鹽月桃甫的創作啟發,雖亦重視現場寫生,但揮筆快速如劍,作品展現豪邁熱情的個人風格。
5. 洪瑞麟〈礦工〉一作中的礦工們正等待下一次進坑的鈴響,右邊的人群圍成圓形,或抽菸或聊天,左上角礦車旁的人群則相互對話。畫家以黝黑的墨色勾勒人物,再以快筆淡彩點染出礦場滯悶的氣氛。洪瑞麟有「礦工畫家」之稱,礦工群是他的兄弟,也是模特兒,他的畫筆所歌頌的正是台灣人憨厚的勞動力。
左/洪瑞麟 礦工 1957 彩墨 36×48cm
右/張萬傳 水果 約1980 油彩畫布 25×38cm
6. 張萬傳所作的〈水果〉,白盤中有多子的木瓜、成串的葡萄和紅透的番茄,桌面右邊則放置了青澀的柑橘;為了平衡畫面,畫家巧妙地在果盤左側加上水果刀和透明酒杯,讓畫面有了水果的甜美,也有了醇酒的香氣。張萬傳習慣在小酌後下筆,粗獷帶活力的筆觸相映著老辣的色彩,正是台灣野獸派的他之典型風格。
7. 詹浮雲的〈高雄港滿天紅〉描繪滿天紅霞時分,港口左邊山崖上的燈塔在逆光的夕陽中仍盡職地引領高雄港灣熱鬧進出的船舶。畫面中的濃郁色彩彷彿夾雜船隻的油氣、碼頭喧鬧聲與島嶼夏日的暑熱。出生於嘉義的詹浮雲,二二八事件後改名並隱居於高雄;用色大膽的作品散發出對土地深厚的情感。
左/詹浮雲 高雄港滿天紅 1998 油彩畫布 60×72.5cm
右/李娟娟 靜物(壺與水果) 1995 油彩畫布 60.5×49.5cm
8. 李娟娟〈靜物(壺與水果)〉畫中室內靜物與窗外點景相融一體。畫家擅長以厚實的色塊編織出彩色地毯般的華麗。圓滾滾的茶壺與水果具有質樸童趣,窗外藍色塊中似乎有風帆滑行,遠方的陽光也與桌巾相映招呼。沒有抒情的寫實光影,只見熱情的色彩交互並置,觀者不難感受到這位女畫家生命的純熟與率真。
9. 蘇振明〈迎風老樹〉中斜傾向天的樹幹,似乎要衝破畫面;夜空裡堆疊扭轉的湛藍,是夏夜的氣息,也是茂密的葉叢;灑落的點點乳黃,是穿梭閃爍的螢火蟲。五十二歲的畫家以強勁墨筆,勾勒台南故鄉廟前的老榕樹,再以壓克力大筆揮灑,展現出百年老樹的強韌生命力。
蘇振明 迎風老樹 2002 壓克力 90×85cm
傳統賞畫的習慣,大都依循美術史或繪畫流派的觀點,因此造成常民觀眾的認知迷思和距離感,誤以為未受過專業藝術訓練的人就無法透過自我視覺思考走進名畫的世界,同時也造成觀賞繪畫僅停留於像不像、美不美的官能性考量。為了拓展藝術欣賞的領域,引領觀者將每件藝術品視為創作者的心智符號,進而搭建欣賞者與藝術家的心靈對話平台,展覽除以畫作風格型態規畫展場,並在暑假特別舉辦各三場專家講座與創意導賞活動,其中包含:精神醫學與藝術家美學風格的對話、從台灣近代美術史觀點探索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的繪畫風格及系流的專家講座。筆者期待「風格與美感的探索─2019順益台灣典藏繪畫系列展」的展出和系列講座,將是台灣美術館及學校美育的新視窗。而觀眾可於欣賞完展覽後繪製小畫,展示於「觀眾畫作牆」,或參與定期的專家對話,完成「賞名畫與自我性格對話」的美感之旅。
專題講座及創意導賞︰
6/9 (日)14:00-16:00 講座︰風格與美感的探索/蘇振明(策展人)
6/22(六)14:00-16:00 導賞教育︰戲音舞與繪畫的交響詩/劉淑英(國立清華大學幼教系專任副教授)
7/6 (六)14:00-16:00 講座︰藝術風格與生命特質的對話/林曼麗(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長)
陳順勝(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
蘇振明(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所教授)
7/20(六)14:00-16:00 導賞教育︰從看圖畫書到觀賞名畫/曹俊彥(資深圖畫書與插畫創作者)
8/3 (六)14:00-16:00 講座︰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的繪畫風格及系流/李欽賢(台灣美術史研究者)
8/17(六)14:00-16:00 導賞教育︰透過遊戲體驗名畫之美/蘇彥棻(資深兒童美術教育教師)
報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