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聲與視╱見的感知距離
1913年,路易吉.盧梭羅(Luigi Russolo)在未來主義思潮下發表《噪音的藝術》,並著手設計噪音樂器(Intonarumori),以各種不同的聲音來源,包括金屬輪子、小齒輪、木輪、槓桿等做為不同的發聲媒介,創造我們對環境中如動物的叫聲、爆炸聲、低語聲、嗡嗡聲和隆隆聲等的不同感受。盧梭羅鼓吹創作者掙脫傳統樂器所發出的聲響束縛,突破傳統調性與曲式的框架,打破和諧的規則與現代音樂的理論,朝向更具實驗性和前衛性的聲音。在一張照片的線索中,我們看到這些前衛的噪音樂器限縮在狹小的空間裡,圓形的喇叭、方形的巨大箱體與六角形的地板磁磚呈現多種幾何造形的視覺衝突,而演奏者站在樂器之中彷彿某些機械的操作者,觀者可感受到這些噪音樂器在當時如何開啟創作者在聲音、身體和空間場域中不同的感知體驗,以及具實驗性與前衛的想像。
王仲堃〈風聽〉(圖版提供:王仲堃)
聲音藝術發展近百年來,實驗聲音的創作者持續在各種噪音和音樂的實驗中,嘗試以表演、裝置、錄像等形式表現聲音與聲響的可能性。反觀台灣的聲音藝術是在解嚴後的1990年代開始有不同面向的開展,包括聲音藝術節的舉辦、聲音藝術獨立雜誌的發行,和各種聲音的展演與創作等。近期,除了持續實驗科技與聲音創作的各種可能,並挑戰噪音和音樂的聽覺感知外,也因應展演型態的不同,許多聲音作品在展示上朝向更多元視覺化╱非視覺化和裝置化╱非裝置化的思考與呈現;而探索的議題,也在聲音的各種顯現和詮釋中,試圖回應地方脈絡與人文思考,藉由聲音的多種詮釋關係,對社會、文化、政治和生活進行鬆動與討論。而這些對於聲音和視覺之間展示和感知的思考,在筆者近期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的「超音樂:異聲驅動」的展出作品與參展藝術家和觀眾間亦有許多的討論,也回應展覽之外其他當代聲音創作者不同的作品。
王福瑞 移動的聲林 2015(圖版提供:響相工作室)
聲音場域與感知的交疊和辨證
大多數人對於聲音的感受來自於日常生活。在公共電視台節目「藝術很有事」第廿二集「聲音藝術」的採訪中,藝術家王仲堃提到自身對聲音傳遞與場域感受的震撼經驗:「有一次萬安演習時,我身處的地點離放送塔非常近,所以當下我是有點被嚇到――那個『嗡~~』的聲音開始變得非常非常大聲,大聲到我整個人是被嚇傻在那裡。當下就覺得太酷了,這個聲音非常的迷人。後來我也試圖去模仿、去實驗、去製造這樣的聲音。」王仲堃對於聲音的模仿、實驗和製造,是藉由創作賦予機械擁有自身的節奏變化,以人的感官出發,不僅形塑聲響狀態,同時亦考慮視覺和空間的氛圍,而其機械作品也經常如雕塑般地裝置於展場中,自主地運動與發聲,形成多種具有音樂性的節奏。近期作品〈風聽〉是以人物行經所掀動的氣流、微風觸發壓克力管發出聲響,讓人、氣場的流動與風的無形不可預期地在展出現場形成此起彼落的笛音。
江忠倫 無人樂隊#當代館 2019 表演、錄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版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噪音或聲音藝術的表現,部分藝術家是在作品中嘗試以多種裝置形式,不斷刺激、推進與挑戰觀眾的聽覺感知,甚至讓人在不同感官的辨證中產生感受的重組。以王福瑞2015年的作品〈移動的聲林〉為例,他以上百顆喇叭建構出一座顯著且變動的聲音場域,隨著參與者的身體在其中移動、觀看和感受,聲覺和視覺感知不斷變化,對於聲音的辨識也遊走於噪音和音樂的來回辨證之中。而對於作品本身的展現而言,當聲音和光形塑了一個具象場域的同時,觀者的身體介入亦成為作品中被他者所觀看的一部分;也因此,視覺觀看的景象和聽覺的聲景讓這樣的聲音場域形成了感知空間的立體結構。(全文閱讀530期藝術家雜誌)
【七月專輯│聲音×影像藝術感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