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真】
Paris∣巴黎
MNR:修復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傷痕
撰文/鄭元智(Keith Cheng)(藝術家2017年6月505期)
前言
因戰爭時期的環境動盪、變故而引起藝術品歸屬權等問題,該如何解決?電影「名畫的控訴」中所描述的,即是改編自真實事件,探討藝文領域面臨轉型正義時可能碰到的問題。今年3月於巴黎麥約美術館所舉辦的「拉博艾希街21號」特展內容,以及法國文化部歸還給義大利籍猶太私人典藏家詹蒂利迪.朱塞培(Frederico Gentili di Giuseppe)的後裔,一幅由16世紀義大利畫家弗蘭西斯科.帕爾米賈尼諾(Francesco Mazzuola dit Le Parmesan)所完成的素描作品〈亞歷山大與蘿珊娜的婚宴〉。這兩件發生於法國的藝術事件,都給了我們切入探討何謂「MNR」的契機。本文中從蘿斯.法朗(Rose Valland)的背景為起點,介紹「MNR」的成立過程與使命。
01.02. MNR網頁螢幕擷圖,內容呈現出當年國立網球場美術館內部的展場設計,對應的黑白照片是當年德軍納粹在奪取藝術品之後擺飾在展場中的景觀。每張照片中的藝術品均是互動性的,只要往上一點即可放大作品的細節,並得到相關資料;但如果資料缺乏或不足,該功能也開放給有興趣的人士可以進一步辨認出照片中的藝術作品的機會,呈現出法國文化部盡力找回作品所有權人的用心。©法國文化部
蘿斯.法朗的傳奇
在談到「MNR」之前,我們不能不提蘿斯.法朗的愛國壯舉。蘿斯.法朗從藝術史學系畢業後,於1932年進入國立網球場美術館工作,並於1941年成為該館的正式研究專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戰後不到一年,德軍即入侵首都巴黎,並於1940年6月簽定《停戰協議》。法國因此分成南北兩區,北區由納粹所佔領,而南部則由維琪政府(Vichy)所領導。德軍很快地於1940年9月成立了「羅森柏格特別小組」(Einsatzstab Reichsleiter Rosenberg〔ERR〕),其任務主要自所有由德國納粹黨所佔據的領土中,掠奪並搜刮所有猶太人的財產、家具與藝術品。隨著搶來的物件愈來愈多,它們一開始先徵用羅浮宮位於地下室的展覽空間來儲存搶來的文物,不久後,他們決定徵用位於不遠處的國立網球場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做為臨時倉庫,該地因此成為這些「非法財產」運到德國內境前的最後一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蘿斯.法朗在當時法國國家博物館司主席賈克.喬扎(Jacques Jaujard)向羅森柏格特別小組的堅持下,得以持續在國立網球場美術館中工作。法朗以幫助德軍管理庫存物件的名義,記錄下所有暫存於國立網球場美術館的藝術品名單,包括來源、目的地、運出時間與編號等寶貴的資料。在1941至1944年間,近兩萬兩千件藝術品、四千兩百個貨櫃、一百四十個火車貨廂,從法國被運送到德國境內,其中數千件藝術文物作品若不是成為希特勒或赫爾曼.戈林(Hermann Goring)的個人收藏,就是被用來成立希特勒夢想之「元首博物館」,或又名為「林茲藝廊」的典藏基礎。
何謂「MNR」?
法國在戰後自各地共收回了超過六萬一千件需要歸還給原物主的藝術文物作品,為了受理、研究、辨認並確定所有與這些作品相關之歸還案件的合法性與執行,法國臨時政府很快地成立了「藝術文物作品歸還委員會」,蘿斯.法朗很自然地成為該委員會的成員之一。「藝術文物作品歸還委員會」自1944到1949年間短短五年的運作期間,即歸還近四萬五千件作品。
在剩下的一萬六千件作品中,一些「高品質的畫作,可媲美羅浮宮的典藏、或是由二等大師經手的作品、一些奇怪或少見的作品或是某些可以進入歷史博物館的畫作等」,近兩千件作品則轉交給國家博物館司來管理,分布在各大國立美術館中「暫時保存」,形成今天法國博物館與美術館圈內名為「MNR」的藝術作品。
「MNR」的全名是「Musées Nationaux Récupération」,中文可譯為「國家博物館之因戰亂被霸佔或強迫出賣之文物品歸還管理組織」,它是法國政府在戰後為了得以辨識尚且無法找出原所有人之藝術作品所訂下的標記簡號。根據於1949年9月30日發表的行政法令,由「MNR」所標示的藝術作品並不屬於法國政府所有,法國政府只是臨時所有人。據此,這些作品不屬於國家財產,而是屬於外交部的管轄權內,但暫時交由法國國家博物館司所管理。此外,一些重要的規定與條件讓這些作品有別於其它的國家財產:首先,這些作品必須隨時隨地開放給大眾進行研究的工作;再者,這些作品的說明卡必須標示它們的MNR編號,以及它們在戰後曾經被某些機關管理的紀錄;最後,這些作品完全禁止出境,因此無法於任何海外的展覽展出。左起蘿斯.法朗、安德烈.戴札華與一名保管者,與受保管的作品合影。©Archives des Musées nationaux
近年來的努力
2013年法國文化部歸還了由羅浮宮「暫時保存」的七幅畫作,它們分別屬於兩位戰前重要的猶太私人典藏家,原籍奧地利維也納的理察.紐曼(Richard Neumann)以及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喬瑟夫.維爾納(Josef Wiener),前者一家人在二次大戰開戰之際先從奧地利避難到法國,並於1941年再次逃難,最終到達了古巴。然而喬瑟夫.維爾納則沒有那麼幸運,他最終死於集中營,不幸中的大幸是,他的妻子成功逃往倫敦,她的兒子於2000年間開始試圖找回二次大戰間失去的家族財產,並得以透過當年的拍賣畫冊以及銀行紀錄,尋回納粹政府拍賣喬瑟夫.維爾納藏品的證據,並進一步追蹤且勾勒出作品之後被經手的路線,直到最終擁有作品的所有人。
2016年法國文化部再次歸還了「暫時保存」在香貝里美術館,由16世紀比利時畫家揚.范克萊韋(Joos van Cleve)所完成的一幅〈男性肖像畫〉。它原屬於二次世界大戰間為了逃離歐洲被迫出賣財產,後來成為美國公民的猶太家族布龍貝格(The Bromberg)。若加上今年歸還給詹蒂利迪.朱塞培的家族後裔的素描,法國文化部至今已經「歸還」了廿七幅畫作與素描。它近年來這一系列積極的「歸還」動作,呈現了於1990年代中期,在法國審計院的建議下所成立的「法國猶太人被霸佔與掠奪之研究小組」的成功,該組織也視「尋找出因戰亂被霸佔或強制拍賣之藝術品最初持有人之身分」為主要研究使命之一。對此,現任文化部長奧德瑞.亞茱蕾(Audrey Azoulay)表示,這是「對文化部保存並修復這段悲傷史記的決心與責任」的重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