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休謨的未來人類學
撰文│陳庭榕.圖版提供│Hamburg Kunstverein(《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8月號143期)
「在我的所有作品中,我都面臨著無法找到『真正』事實經過如何的問題。但是,我並不想找到真相。」藝術家瑪格麗特.休謨(Marguerite Humeau)如此揭示她迷霧般繚繞、不可言喻的科學神話。
1986年生於法國紹萊(Cholet)的瑪格麗特.休謨,是近年來國際藝壇炙手可熱的新星。除不斷受邀參與各大國際雙年展外,她也在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London)、柏林欣克爾館(Schinkel Pavillon)、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紐約新博物館(New Museum, New York)等場館開辦個人展,作品更早在多年前即被紐約MoMA納為永久典藏。
這些投向她的注目眼光,其來有自。
休謨結合大尺寸雕塑物件的空間裝置,驚豔觀者。或是由左右鏡像演算生成的疵齒猿猴面具,或是讓人聯想到男性生殖器的長毛象連疊骨骼,或是看來如子宮構造的獅身鳳凰……,那些白淨地不可思議的合成生物,像是展示櫃裡提供賞玩的翻模複製素坯,也像是從夢境中意外竄出的潛意識訪客,超現實地在時序之中透露出原初的密碼。
一種異化疏離伴隨似曾相識的感受而生,展覽空間在瞬間被轉化為精心打造的場景。充盈場域的聲音採樣拼貼裝置,環扣這些獨具夢幻氣息的物件。休謨壯麗又神祕冥幻式的裝置,總以一種層層包覆的詭譎神祕,一種觀者在知性與身體性上不能馬上回應的怪異感,召喚觀者的再再注目與其探索解謎的情感慾望。
相關報導:【08月│新媒體藝術與數位時代特別報導】電腦女孩之戰
【08月│新媒體藝術與數位時代特別報導】巴黎「新影像」影展與台灣VR電影的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