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雕塑建築師 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
撰文.攝影/黃健敏(藝術收藏+設計2017年6月 117期)
義大利威尼斯的憲法橋
義大利水鄉威尼斯的大運河,自16世紀以來始終只有里奧多橋(Rialto Bridge,1591)、學院橋(Ponte dell’Accademia,1854)與史卡茲橋(Ponte degli Scalzi,1934)等三座橋連接兩岸。在距離史卡茲橋不太遠處,連繫火車站與巴士停駐的羅馬廣場,增添了第四座橋──憲法橋(Ponte della Costituzione),2008年9月11日落成啟用,這座橋的名稱是紀念義大利立憲60週年,設計者為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新橋的選址存在著爭議,畢竟針對綿長的大運河應該在何處建橋一事,總是爭議不休。最遭詬詈的是憲法橋橋面為階梯而非坡道,這對當地的老人,尤其坐輪椅者,根本是障礙,不可能過橋;對觀光客而言,拖著沉重的旅行箱,要過橋可是嚴酷的考驗。這般不合理的設計竟然於21世紀尚存在,委實是不可思議的大缺失。
德國柏林橋
卡拉特拉瓦具有建築師與藝術家的雙重身分,早年他以設計不同凡響的橋而知名,從1987年的巴塞隆納菲利普二世橋(Felipe II Bridge)開始至2017年,完成的橋達32座之眾,這些橋散布的地點主要在歐洲,而在以色列與美國德州達拉斯各有兩座。 在現代建築發展的過程中,橋曾經扮演樞紐的地位,橋樑使用鋼材構築,為鋼材運用在建築開啟實驗性的成功案例,促成爾後鋼骨構造的摩天大樓誕生。卡拉特拉瓦的學習歷程,使他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鋼材,以鋼材設計並興建橋樑。卡拉特拉瓦畢業於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至蘇黎世的瑞士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深造,改而研讀土木工程,以「空間架構的可折疊性」(on the Foldability of Space Frame)為論文主題,獲得博士學位。
巴塞隆納奧運會場的通訊塔
由於背景因素,使得卡拉特拉瓦早期的作品以公共工程為主,至1992年一年之間完成四件建築作品,件件精彩,大大增加知名度,該年實乃其執業生涯的轉捩。在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心,從東側的央街(Yonge Street)到西側的灣街(Bay Street),夾在大樓群之間的通道,出現高達27公尺、寬14公尺、長達130公尺的鋼骨玻璃罩,以鋼管織出宛如花朵的雕塑,途中有噴泉,提供人們憩息,卡拉特拉瓦這項透過競圖贏得的作品,被多倫多市民認為是「商業水晶大教堂」。同年巴塞隆納舉辦奧運會,在主場館旁的通訊塔則是卡拉特拉瓦擬人化的抽象傑作之一。高達136公尺的高塔,實乃一個人以跪姿高舉聖火的轉化,從功能而言,其為運動盛事的服務設施之一,從都市觀點而論,這個獨特的通訊塔成了巴塞隆納景觀的重要地標。1992年塞維亞(Sevilla)舉辦世界博覽會,市府大力擴建基礎建設,其中包括八座橋樑,而阿拉米羅橋(Alamillo Bridge)以輕巧的結構,提供人車分層的服務。在世博會場內,科威特國家館建築屋頂可以開闔,突破人們對於建築物固定的刻板印象,不單為科威特贏得美名,也使卡拉特拉瓦獲得國際注目。繼此之後,他以動態方式呈現的建築,分別為瑞士聖嘉倫(St. Gallen)緊急救難中心、美國密爾瓦基市美術館的創新科學暨技術館(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瓦倫西亞集會堂(Agora,Valencia)與紐約世貿中心交通站等。可以活動的屋頂,構成室內光影豐富的變化,增添了建築空間的魅力,並展現建築結構的力學之美,使得造型極富雕塑美感。這就是卡拉特瓦拉獲得無數獎章的創作特色,其中包括2005年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
美國密爾瓦基市美術館的創新科學暨技術館
「我的目標是創造一些例外,藉此提升都市環境品質,讓在此生活與工作的人們有豐富的生活。」卡拉特拉瓦如是詮釋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