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譎的價值 你今天人工智慧了嗎?
維也納雙年展「為了改變:美麗新價值」
撰文│陳庭榕.圖版提供│MAK-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 Wien(《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9月號144期)
設計雙人組史密特與懷斯作品〈椅子計畫〉 Philipp Schmitt und Steffen Weiss, The Chair Project (Four Classics), 2019© Philipp Schmitt und Steffen Weiss
我們總是在期待更理想的生活。但什麼樣的價值,才能夠帶領我們開展美好的未來?才能使社會正義、經濟正義以及環境資源的永續發展成為可能?2019年的維也納雙年展「為了改變:美麗新價值」以此烏托邦式的發問作為起手式,將藝術性成為軸臂,騰繪文化、生態、社會與科技交合間的震幅。
維也納雙年展主辦單位維也納應用美術館(MAK-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 Wien)邀請維也納美術館、奧地利國家資源與觀光局、教育局、啤酒廠、磚頭生產商等機構一起合作,在十組跨域合作計畫中,探測生活中不同切面的可能性,以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可續性社會作為基礎,對我們如何以新價值對現今生活做出正向改變的提案。
大數據
自夏儂(Claude Shannon)在1952年設計出懂得逃脫迷宮的機械老鼠忒修斯(Theseus)起,「人工智慧」的這一幕虛實交錯的大戲,被悄悄地拉啟。在這60餘年間,人工智慧迅速地的發展;其對人類生活溝通的便捷化,以及對使用者「友善」的個人化學習能力,使其成為「文明」一字的代名詞。我們刷著記錄我們移動往來的悠遊卡、看著Youtube為我們推薦的影片、轉貼臉書上的新聞訊息、用Line PAY買杯手搖飲料,再分享幾張用「美圖修修」軟體彩繪人生的照片到Instagram上吸睛甚至是賺取真實的金錢。從經濟交易、政治意識、社會關係、生態、安全,甚至到健康、情緒、親密與性:演算法化身為溺愛我們的人,在各個神經元網絡上,以各種我們可能會喜歡的商品和視聽連結選項餵養著我們。我們的數據成為了系統的一部分,而系統也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9年9月號144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09月│人工智慧的時代新解特別報導】超越人類日常之所見──人工智慧的當代創作詮釋
相關報導:
【09月│人工智慧的時代新解特別報導】超越人類日常之所見──人工智慧的當代創作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