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與不列顛
撰文│李二.圖版提供│Tate Britain(《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0月號145期)
梵谷作品〈自畫像〉Vincent van Gogh, Self-Portrait, Oil paint on canvas, 57.2x43.8cm, 1889.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Collection of Mr. and Mrs. John Hay Whitney
泰特美術館不列顛分館(Tate Britain)展出「梵谷與不列顛」(Van Gogh and Britain),延續荷蘭梵谷美術館近年的研究方向,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這位大家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從一位飽受磨難的落魄畫家的形象中「翻案」,期望透過展覽鋪陳及專書論述的出版,檢視梵谷在世時的人際網絡、移動軌跡,乃至關懷主題與思想轉變,進一步探詢梵谷與當時社會的呼應,追索不列顛對於梵谷思想的形塑,以及梵谷如何反向為英國後起的藝術家提供創作養分。
「梵谷與不列顛」展覽爬梳梵谷20歲早年旅居英國的經歷,透過生命史的追溯,以個人信件為輔,檢視梵谷與倫敦這座城市相遇的經驗,整理出梵谷旅居英國時期影響他的種種社會元素,包含時興的思潮、文學作品、繪畫展覽、報章雜誌等各類捕捉梵谷眼光的城市體驗,為他離開英國後決心提起畫筆的決定,繪製出思想與個人經歷的初步藍圖。
「梵谷與不列顛」一展尤其聚焦梵谷早年收藏的版畫與插圖,這些以社會寫實手法捕捉當時人文、自然景觀的小品之作,是梵谷後期創作的靈感,充滿對於工業資本社會各種身分地位人們的描摹,畫面中透露一絲悲憫的關懷,其中對於底層小人物的專注,成為梵谷後期創作主題、構圖、技法等的資訊來源,是實地寫生之外的重要補充。
梵谷作品〈星夜〉Vincent van Gogh, Starry Night, Oil paint on canvas, 72.5x92cm, 1888. Paris, Musée d'Orsay. Photo©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翻案:社會脈絡中的梵谷
一反過往對於梵谷遺世獨立的印象,「梵谷與不列顛」一展試圖呈現梵谷個人思緒與當時湧動的社會思潮之間的多重呼應,營造一反先前大眾普遍認知的陰鬱孤冷形象,頗有時代文青的姿態。這可從幾個個人關懷的層面來檢視,首先,梵谷遵循人道主義的傳統,對於「人」的處境表達深刻的關切,他在旅英期間於書信中這樣自白:「我開始成為一位世界主義的追隨者,意識到我並非一位荷蘭人,或是英國人,又或是法國人,而是純粹的『人』。」如同他信中的自白,作為一位19世紀末的時代青年以及「世界主義的追隨者」,梵谷除了母語荷語外,同時熟稔法文、德文、英文等當時主流的語言,也如同當時的藝文工作者一般,對於歐洲大陸以外的世界充滿好奇心,關注範疇不僅涵蓋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陸,對於美學風格與自身文化迥異的日本,更表現出高度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