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對生態的呢喃
2019釜山海洋藝術祭「心碎的海洋」
港口的燈光╱不要為我發光╱我就像一艘迷失的船╱在海上漂流╱心碎的海洋╱失去愛與孤獨──唐.吉普森(Don Gibson),「心碎的海洋」,1961
最初做為1988年漢城(現首爾)奧運開幕前文化項目之一的釜山海洋藝術祭(Sea Art Festival),於1987年開辦至今已經發展成為釜山特有的藝術活動。顧名思義,海洋藝術祭是以海洋為背景,融入海港城市釜山的歷史發展與自然環境,每年以具有易親近性且風格獨特的作品在戶外進行展示。1987至1995年,海洋藝術祭的主要場地為海雲台及廣安里海水浴場;2000至2010年與釜山雙年展合併舉辦,2011年則再次以獨立藝術展演之姿於松島海水浴場舉行;自此之後,海洋藝術祭與釜山雙年展採隔年輪替,每逢奇數年分便在釜山市境內的海灘上展呈與海洋為伍的藝術創作與活動。
2019釜山海洋藝術祭藝術總監徐祥昊(左)與釜山雙年展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金聖淵於 記者會現場一景
(圖版提供:Busan Biennale Organizing Committee)
今年的海洋藝術祭是繼2015年和2017年以來,第三次在多大浦海水浴場舉行,有關於場地移師的原因,本屆海洋藝術祭藝術總監徐祥昊(Seo Sangho)認為藝術是流動的,海洋藝術祭從過去的海雲台、廣安里、松島至如今的多大浦,對地方發展與文化資源的活絡有所助益;擔任釜山雙年展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同時也是釜山現代美術館館長的金聖淵(Kim Sungyeon)表示,位於釜山西部的多大浦地區透過近年的藝術實踐,逐漸培養出獨特的文化氛圍。
策畫發想
關於本屆主題,徐祥昊提到概念援引自美國歌手兼作曲家唐.吉普森於1961年發行的同名歌曲「心碎的海洋」(Sea of Heartbreak),試圖以藝術語言將歌曲裡與情人分離所帶來的失落感,擴大為思考當代社會的環境議題和對生命的關注。釜山出身的他說自己自廿多歲以來,不但曾以藝術家的身分參展海洋藝術祭,也擔任過工作人員,此次做為藝術總監感觸尤其良多。他做了許多斟酌,希望有別於過去慶典式的活動,觸發更多對當代環境議題的思考,「最初在確認主題時也擔心過形象是否過於消極,係由於許多人賦予『海洋』充滿希望的正面意義,有鑑於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發展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因此希望在消極的字面下,透過藝術形式來警示人類當前的海洋環境問題,進而在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們身上產生積極且有機的作用力。」
對徐祥昊來說,策畫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擾,是如何在以大海為背景、綿延1公里的海灘開放性空間,透過現地製作的藝術作品呈現、闡述此次的關鍵詞:環境與生態。在策略上,他先是精簡了藝術家和作品的數量,替每位藝術家╱團體擘畫出更多發揮的空間;接著,創作媒材上多以天然素材或樸實的構造取代以往的絢爛造形,融入風、水、潮汐的自然動能,是以部分作品在展覽期間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所變化;另外,人類做為生態系統的一份子,也是當前環境變動的誘因之一,徐祥昊著重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相處之道,在本屆海洋藝術祭中強調「人」的參與,期望透過各項藝術行動帶領民眾體認、探討海洋議題。金聖淵特別提到:「今年的作品不像過去那樣豐富多彩,但卻是在單一地方匯集民眾一同思考受損的自然生態系統。」
從傷痛中幻化重生
在前述的考量下,來自十二個國家╱地區、廿位╱組藝術家的廿一件作品避開夏季遊客到海水浴場戲水的喧囂,在本屆海洋藝術祭搭配包羅萬象的工作坊,以三個子題:「傷痛之海」、「變化之海」與「重生之海」呈現,企圖邀請觀者在涼爽秋季流連於藝術氛圍,針對看似遙不可及但實際上卻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覺察海洋、乃至生態系統從傷口開始變化、再生的過程。
蔡筱淇、吉川公野 雲霧花束─對句 2019 合成橡膠 尺寸依場地而定 Photo ©James Tapscott
面對自然環境以各種方式向人類預示悲慘的現在和未來,在「傷痛之海」裡,藝術家們透過各式素材直接或反諷地迫使人們以謙卑的態度慎重面對生態問題。在進入多大浦海水浴場的出入口兩側,架設了由台灣旅英藝術家蔡筱淇與日本藝術家吉川公野搭檔創作的〈雲霧花束―對句〉。蔡筱淇與吉川公野分別擁有織品設計與純藝術雕塑背景,擅長運用複合媒材形塑色彩豐富、造形大膽奔放之作,以探索自然的形式。此次作品〈雲霧花束―對句〉帶有幸運和祝福之意,繽紛且線條多變的花束在翠綠的松樹林中格外顯眼,守護、歡迎熙來攘往的觀者,也對海洋掬獻十足的生命力與張力。
Kabul & Mintio 假如海能分道(局部) 2019 複合媒材 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版提供:Busan Biennale Organizing Committee)
印尼藝術家Kabul(本名為布迪.阿貢.庫斯瓦拉〔Budi Agung Kuswara〕)與新加坡藝術家Mintio(本名為薩曼莎.蒂奧〔Samantha Tio〕)共同呈現受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詩篇〈假如海能分道〉啟發的同名作品,是2018年作品〈The Current/s We Call Home〉的延伸新作。他們以印尼傳統釣魚器具的竹竿和掛毯架設了七張帆,帆的面海側都有一種因環境變遷而瀕臨絕種的海洋生物圖象,背面則是一片空白。藝術家藉由留白激發觀眾感受海洋生物的喪失和生命的痛苦,思考當這些生物絕跡於世、生態逐漸有了空缺,那麼人類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缺憾以及隨之而來的環境變遷?呼籲人們認知海洋生物面臨的威脅,強化對生態保護刻不容緩的意識。(全文閱讀534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2019秋季雙年展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