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的謬斯 鏡頭凝視400年
大都會博物館登月50週年特展
撰文│游騰緯.圖版提供│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1月號146期)
阿姆斯壯登陸月球 Neil Armstrong, NASA Apollo 11, Buzz Aldrin Walk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near a Leg of the Lunar Module, Dye transfer print, 41x41.6cm, 1969, printed later.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urchase, Alfred Stieglitz Society Gifts, 2017
自古以來,月球在東、西方皆承載人類無數的幻想。古希臘和羅馬人認為月球是原始與溫婉的象徵,中古世紀後歐洲更是普遍認為月球與「瘋狂」有關;而在東方,陰晴圓缺的文學意象與嫦娥奔月的傳說,更為其蒙上神祕的面紗。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完成人類懷抱已久的憧憬——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週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阿波羅的謬斯:攝影時代的月球」(Apollo’s Muse: The Moon in the Age of Photography)特展,帶領觀眾回顧人類長達四個世紀的漫漫月球之旅。
繪製月球:以科技延伸雙眼
在攝影技術發明之前,人類便試圖讓肉眼更靠近月球。1608年,望遠鏡問世;翌年,新發明的消息傳到伽利略耳裡,他立即著手改良,打造放大倍率更高的折射望遠鏡,一探天體的奧祕。1610年,伽利略的《星際信使》(Sidereus Nuncius)出版,除了星體觀察筆記,還附有月球地貌的素描,本展便從中節選兩幅月球逐漸盈滿時的素描展出,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普遍認為月球是個完美無瑕的球體,然而伽利略的素描卻遍布丘壑、山稜與隕石坑。《星際信使》從此開啟月面學(Selenography)研究,也成為現代天文學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