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的生態視野
專訪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
近幾年自然災害事件頻傳,全球暖化的加劇與極端氣候威脅地球全體生態,身為其中一環的人類將淪為「氣候難民」,似乎已不再是科幻劇情的危言聳聽。今年7月17日,倫敦泰德美術館發布新聞稿指出面臨氣候危急時刻的此時,文化領域(cultural sector)在環境劇變的當口扮演特殊角色,泰德董事會宣布旗下四間美術館、商店等亦將為永續發展採取實際作為,例如減少碳足跡、提昇使用綠色能源的供電比率、館內餐飲服務提供更多素食選項等。而由倫敦蛇形藝廊策展人露其雅.皮耶特羅烏斯第(Lucia Pietroiusti)策畫的「總體生態」(General Ecology)長期計畫,則透過多元的形式並結合不同領域的參與者共同研究後人文主義環境、氣候變遷與複雜性,從2018年5月至今已推出數場跨物種意識的系列討論會、電影放映會和Podcast節目。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布魯諾.拉圖(右)、馬汀.圭納(左)、台北市立美術館館 長林平合影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在人們已逐漸體認「人類世」的局勢下,如同上述,不少於國際藝壇具號召力的美術館,在思維層次、知識生產或經營策略上已積極而具前瞻觀點地展開回應和反思。藝術和藝術機構如何在生態議題這個如今充滿政治角力的分歧中奮起、提問、甚至帶來轉變的可能,成為本文關注的焦點。本刊專訪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館長林平,請她談論關於北美館連續二屆台北雙年展在生態、人類與非人類主題相互扣連所延續的脈絡,藝術和美術館又能夠為生態議題帶來何種能量與影響;對於時常被他者化的自然之思考轉向、促進後續的跨域對話和行動產生,做為機構的美術館的能動性和角色為何?
美術館的價值生產
林平首先談到美術館和美學的當代定義。北美館做為公立的社會教育機構和美學空間,林平反覆思考:「何謂美學?而在當代,一間美術館所重新具有的責任為何?」她指出,美學中的一個重要價值在於提昇人們感知的敏感度,其最終精神是要回到人類的知覺系統,從認知建構概念,進而重塑價值觀的認同,遂能依照己身信念去行動。而美術館並非只是如傳統印象中扮演傳遞美學的場域,除了做為知識生產的機構,「事實上,它更是一個『價值生產』的機構,它所傳散的價值訊息有別於宣導式的標語或警示,當觀眾在展場中被喚起對真實生活的體認和覺知,才能產生改變的契機。」
面對「人類世」的環境急速變化和「生態激轉」(ecological mutation)過程,林平表示這也讓美術館必須思考當前最迫切的態勢,以及美術館在其中肩負的責任究竟為何,而這樣的迫切更需要眾人的集體共識,才能使之真正成為一個有效的議題,而非只是追趕一個流行學說;也就是說,它所涉及的不再只有純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士和藝術的參與者、愛好者,還包含關心地球環境正在走向惡劣的各界行動者、研究者和民眾。「現在我們所談的『環境友善』,並不是在傳統藝術史中的主流思維和範疇,而美術館現在也已高度意識到當今世界的過度消費和生態危機,秉持美學中所追求的良善和未來的美好生活,我們也思考如何藉由美術館的專業和動員,在這個時代關心眾生能夠繼續生存的條件,而這需要跨領域的共同協商,希望訴諸價值觀的創造和呈現去影響更多人。」
議題的討論和回響如何能夠達至最大化,時機的掌握和遠瞻便格外重要。林平並認為透過雙年展的國際對話平台和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社群討論所交迸出的價值觀,將是其中關鍵。向來在國際議題探討上不落人後的北美館,在2014年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策展人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提出的「人類世」觀念已然發酵之後,於2016年展開相關諮詢與研究,在後續的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邀請吳瑪悧、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擔任策展人;2020年台北雙年展「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 New Diplomatic Encounters,中文暫譯),策展人為法國知名社會學家與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藝術學者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他們將接續前一次雙年展的論述基礎,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行動,打開不同立場的人類之間以及與非人類的對話。在此所呈現出的一種價值觀,就如同上述蛇形藝廊「總體生態」長期計畫所提出的,以深度涉入的相互構聯和複數共生(symbioses)之實踐,即以共同演化(co-evolution)取代競爭。
蘿拉.古斯塔夫松&泰瑞珂.哈波亞(Laura Gustafsson & Terike Haapoja) 非人類博物館
2016- 影音裝置 ©台北市立美術館
「後自然」打開的知覺
談到這裡,林平也分享在上一屆雙年展「後自然」的收穫,除了進入美術館的觀眾組成因為議題趨向而擴充,在參展的「藝術家」中更可以看到異質背景的專家和行動者的互動協作所生長出之多樣性的藝術發展形式,以及在人類世造成的困局中醒覺之後,從當代生活和物種生存型態的彼此繁衍,進一步去認知做為自然其中一份子的人類又是如何改變它。可以說,在2014年的台北雙年展中,自然是被人類開發、整治的「對象」,2018年的「後自然」則試圖拆解人類中心的價值系統,透過將美術館做為不斷流轉的生態系去檢視、重新看待自然的定義:自然不再是人類以外的他者,我們身在其中,而自然更包括非人類的動物、植物,以及各種物質有機、無機的變化所交織組構的整體。由此可見,「美術館內部和美術館學也在做典範轉移,最終,藝術不單是在談審美價值,而是要持續與當代的觀念──包括哲學、科學等領域──重新去對焦和對位,從中形成更具前瞻性的價值觀。藝術定義的思維轉向,也是北美館努力的標的。」林平說。(全文閱讀535期藝術家雜誌)
【12月專輯│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