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與生態交會之踏查
2015年末,聯合國頒布結合經濟、社會與環境面向的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同時間,於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一屆締約國大會的「藝術」版本──Art COP 21轟轟烈烈地展開。筆者自此開始投入鑽研此熱潮的奧祕,這才發現,藝術與環境生態交織出的全球光譜,實在太引人入勝,特別是歐洲,近十幾年來誕生不計其數、深具創意及影響力的相關組織、計畫或行動,各自有其論述與方法,叩問著現代化的僵固生活與思想,既照見社會的幽微細縫,也帶領我們超越人類中心的狹隘位置。
HIAP位於赫爾辛基南方Suomenlinna小島上的駐村空間
去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海外藝遊專案」補助所展開之「歐洲藝術與生態交會之踏查」計畫,除為了建立一個生態×藝術平台而展開的前置調查與採樣,更試圖在「永續」的國際藝術浪潮中尋得台灣的下錨點。此行拜訪的個人或機構,大抵是循以下兩個提問出發:一、如何透過藝術之眼,打開對生態問題更寬廣的認識?二、生態藝術如何跳脫論述,在日常中落地?
下文為筆者自此行揀選的三個案例,分別就其概念、操作方法與階段性成果詳述之。
撤退的前線
關鍵字:駐村、合作串聯、在地參與
「撤退的前線」(Frontiers in Retreat)是由「赫爾辛基國際藝術家計畫」(Helsinki International Artist Programme, HIAP)自2013年發起,期長五年的研究與駐村計畫,意在激發藝術家合成不同知識模式的能力,以此做為對「Frontier」(前線)概念的對照與再檢視。「Frontier」帶有人類對於新領域的開拓與征服之意,「Retreat」(撤退)則是個反身性的進程,暗喻當環境劇變指向愈來愈不可測的未來,人類文明的實質與想像的新疆界,或許將退回到在地。
策展論述中提到,計畫探究在地環境知識的形塑,與全球生態變遷的更宏大知識的關係。正因生態議題牽涉社會、經濟與政治等龐雜現象,對此藝術家能夠展現跨領域的理解能力,進而挑戰僅有單一敘事的認識與想像。
駐村是此計畫最核心的方法,HIAP展現優異的網絡串聯力,參與的藝術家進駐七個據點(位於塞爾維亞、冰島、蘇格蘭、拉脫維亞、西班牙、芬蘭與立陶宛的駐村機構),這些據點大多遠離都會,擁有冰川、古樹林、半島、高山或鄉間等脆弱的生態系統,在另一層意義上更具跳脫「歐洲中心」的野心。策展人刻意選擇這些有著巨大生態與文化歧異的邊疆場址,促成藝術家與在地居民的跨領域合作(在合作之前更須向在地人學習「生活」這件事),進而挖掘所在地的歷史與生態議題。
透過與居民共同生活、合作的有機過程,藝術家產出研究之旅、田調、駐村、講座、討論、跨領域培育與展覽,這些過程於2017年化作一系列展覽「Edge Effects」,藉由「交會的區域具有最高度多樣性」的生態概念,進一步體現這七處場址在這段期間展現出的豐富有機與多元性。
策展人葉妮.努爾曼涅米展示「後石化轉型」計畫的初步架構
當筆者造訪時,計畫已屆出版之際,透過與HIAP首席策展人葉妮.努爾曼涅米(Jenni Nurmenniemi)的訪談,以及瀏覽其豐富的線上/紙本紀錄文件,得以更具體地想見,橫跨五年的計畫期間、七個機構與廿五位參與藝術家,激盪、交織出對於在地及全球生態議題更深層的理解。一個規模龐大且具有多重端點的計畫,在成果的呈現上無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此計畫以過程為重,紀錄與文件的整理至關重要,HIAP無論在出版或線上的資料展陳,都有非常詳實細膩的紀錄。
葉妮.努爾曼涅米表示,他們對生態主題的探索將會一直持續下去,造訪當時尚處萌芽階段的「後石化轉型」(Post-Fossil Transition)計畫,即為延續「撤退的前線」的概念產出,進一步朝向駐村機構的永續轉型。除了自我檢視駐村造成的碳排放等挑戰,HIAP更將自身做為實踐後石化生活的開放共享平台,推動交通、能源與食物的三大面向的日常實踐。
大抵來說,HIAP與歐洲其他地區的交流合作以日韓為主,例如去年參與以邊境為題的光州雙年展。HIAP也對於台灣充滿興趣與好奇,期望未來能有進一步交流,擴展歐亞之間的對話。(全文閱讀535期藝術家雜誌)
【12月專輯│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