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的啟示
被時代權威拒絕的威廉.布萊克
撰文│李二.圖版提供│Tate Britain(《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2月號147期)
威廉.布萊克作品〈牛頓〉 William Blake, Newton 1795-c. Colour print, ink and watercolour on paper, 46x60cm, 1805© Tate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剎那即永恆。」──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
在台灣,威廉.布萊克以早期浪漫主義詩人的名號為英美文學界稱道,他的版畫與繪畫藝術成就則鮮為人知。事實上,布萊克的詩文常以限量圖書的形式搭配版畫設計一同出版,這些文字與圖像大量使用隱晦的象徵,充滿布萊克自創的神話角色,也讓各界對於晦澀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詮釋。
現正於泰特美術館不列顛分館(Tate Britain)舉行的「威廉.布萊克」藝術家同名展覽,網羅逾300件媒材各異的作品,聚焦布萊克的藝術願景,有別於以往對於他文學成就與畫面神祕意象的著眼,展覽傾力探索布萊克一生與象徵主流權威的學院體制之間的緊張關係。
布萊克生於1757年,家人在倫敦蘇活區經營一家小有成績的商鋪。布萊克自幼就想成為藝術家,家人也盡力供給,幫助他圓夢。1779年,布萊克進入成立十多年的皇家藝術學院求學,學院對於藝術的類型有著嚴格的高低判斷,以雕塑、油畫為上乘,認定代表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為師法對象,系統化地推崇宗教啟示及借喻神話史詩的寓言題材。
布萊克受到這些教養的啟發,畫作同樣飽含戲劇與道德張力。除了沿襲之外,他也力圖革新,開始大量運用自創的象徵符號和人物角色,將其穿插交織於宗教、神話的經典情節之中。同時,布萊克如同當時其他不滿學院體制的藝術同儕,對於學院僵固的要求嗤之以鼻,他拒絕由肖像畫主導的日常訓練,主張藝術家應該積極創造個人的藝術視野,汲取中世紀歌德藝術風格為靈感,推翻文藝復興的理想典範。
布萊克的一生,見證了權力、財富、階級、品味的重新分配,他的作品也成為社會動盪的縮影;他的一生以懷才不遇為註腳,持續碰撞這些轉型中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