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的和諧
黎志文的雕塑創作與當代社會
綜觀台灣的雕塑發展史,黎志文對於空間與形式的實驗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以1980年代「之間」系列對於渾沌性的思考做為開端,這位雕塑家透過不同的媒材與視覺語彙,反覆鑿開造形與空間的各種可能。
黎志文為2019年第6屆「東和鋼鐵國際藝術家駐廠創作計畫」駐廠藝術家。
圖為黎志文駐廠創作紀錄。(圖版提供: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
無論採取怎樣的形式,黎志文的作品始終不離於「和諧」。所有看似矛盾的組成、對比的拼合,在他的手中彷彿都並不突兀;它們同在一處,彼此融洽地共存,各自的特性卻又並未被抹消。黎志文提到,這樣的共存狀態正來自於中國陰陽相生的觀念:不同的元素相對而不對立,彼此形成平衡穩定的秩序。直至今日,在講求多元的當代社會,這種古老的理念仍能帶給我們啟迪──迥異的存在如何共處?人又如何在紛雜的價值中安身、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毋需前衛的形式、複雜的論述,雕塑家創作之中對於思想與手法的選擇,也許就足以說明,雕塑這類古老的藝術,仍然能持續有力地以最單純的形式回應當代各種複雜的命題。
黎志文 祭天 2011 台灣大理石 長670cm 花蓮七星潭(圖版提供:黎志文)
東方的抽象
黎志文創作中的東方色彩向來強烈,他參照古玉的造形,並且以中國文字的造字原則做為多數作品的思想根基,創造出如〈王〉、〈明〉等為人熟知的經典之作。
立基於中國文化的思想觀念,是黎志文從少時貫徹至今的創作脈源。他曾於早年前往做為義大利著名雕塑中心的卡拉拉亨魯石雕工作室(Henraux),與亨利.摩爾(Henry Moore)等藝術家一同創作。在匯聚了各國藝術家的亨魯石雕工作室,黎志文不斷反思自身的定位,「身為東方人總會疑惑,這些東西是否適合我?」面對以西方為主流的現代藝術,他意圖找到屬於自身的手法與觀念,並且思考做為東方人,能在現代藝術中做些什麼?
黎志文在日後取得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Robert Russin)的研究獎金,赴懷俄明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復於荷蘭創作、生活,直至1984年才返台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在最活躍的創作階段,他所受的西方影響並不為少,然而這位雕塑家認為,身為創作者應該回頭尋找重要的原點,學習西方的技法之餘,在觀念基礎上仍應回頭找到中國的思想、手法,將之應用於現代藝術之中。
前:黎志文 雕塑家的筆山 2019 鋼鐵 70×140×34cm;
後:黎志文 圓方 2019 鋼鐵、花崗石 200×300×200cm (圖版提供: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
「中國的造形簡單卻很特別,可以體現出很深的思想。」黎志文認為中國古玉的造形固然簡單,但其抽象形式卻與今日的抽象觀念十分類似,又同時具備了深邃的文化意涵。反覆出現於其雕塑中的母題「圓方」即來自於玉琮象徵天與地的「天圓地方」,映照出數千年前中國人如何看待自然、宇宙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黎志文擷取圓與方的造形元素,轉化成現代雕塑的語 言,以屬於這個時代的手法表現古而彌新的概念:對立的猶能共融、一體者仍具兩面。
中國思想中有無相生、陰陽相成的觀念也是黎志文作品重要的底色。他說到,中國文字常以上下、左右、前後、正反呈現對應的關係,也如同陰陽的觀念,讓兩種不同的元素彼此接合、找到平衡,並且在混合之後猶然保持和諧安定。
東方的宇宙觀從西方的現代藝術裡難以習得,卻能與其相輔相成。中國造字原則中象形的畫成其物、會意的比類合誼也都衍異成黎志文創作的觀念,在現代抽象藝術的形制中重生。他運用象形的原理將事物化繁為簡,形成簡潔的造形,也透過會意的拼合讓特質相異的元素產生出新的意義。他並置平滑與粗糙的表面,或者結合靈活的繩索與穩固的石頭,讓原本相反的物件產生出不同的感覺,同時保持獨立。生發自藝術家文化根源的觀念看似素樸,卻足以挑戰西方雕塑傳統中對於完美整體的想像,為現代藝術的形象觀念給出一條另類的路徑。
黎志文 明 2002 大理石 45×30×12cm(圖版提供:黎志文)
黎志文探索根源卻不泥於根源,在雕塑這種特殊的創作類型中,更能藉由其可觸與立體的特性開發更多可能的嘗試。「雕塑可以觸摸,也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不像繪畫僅僅是平面的錯覺。」也因此從黎志文的作品裡,除了常能看到他對不同維度的空間實驗,也還能看到他結合不同媒材的嘗試。木石不易腐壞、容易處理,因此無論中西都常用以做為雕刻素材,然而在黎志文眼中,「沒有東西是永恆的,所有存在於空間的事物材料都可以做為雕塑材料。打開這個觀念之後,想法自然會很開放。」他在作品裡以白米突顯石縫的存在,或以青銅表現泉水淌流的樣態,既保留物質自然的質地,卻又透過造形改變了人們對它的知覺,並且跳脫物理條件,由觀者的視覺聯想創造來定義空間。
黎志文 陽光下的山水 2019 鋼鐵 234×480×98cm(圖版提供: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
黎志文認為,正是東方藝術的「留白」提供了這種變化的空間。不同於西方繪畫給定的透視景窗、固有的宗教主題,東方繪畫的寫意保留了讓觀者得以進入的可遊可居之所,觀看的同時也融入作品之中,遊走其間並開啟各自的想像。黎志文的雕塑即是以這種「沒有做滿」的留白狀態呈現石材自然的形態,僅加上一些幾何造形,為觀者保留餘裕,也讓自然與人為在他的作品裡和諧地共存。(全文閱讀537期藝術家雜誌)
【二月專輯│現當代雕塑發展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