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土地學
回到土地,不是農夫,不是礦工,依然是設計師。用設計思維去了解土地的發現過程。
萬物由土地滋養生成,常說:風土民情,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民情:人民的性情、習慣。合起來指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禮節、習慣的總稱。
於是,地方特色發展理當自然而然依循這樣的脈絡,不論是食衣住行,從設計的角度切入,應當設計適合當地生活習慣的器物,選擇當地盛產的資源作為原料,以在地的居民作為主要生產製造的人力,於是在地創生或永續環保的議題應該很快就能普及並且活絡才是,但為什麼事實並非如此?
也許能夠透過位在倫敦的蛇形藝廊,於今年3月開展的「Cambio」(來自中世紀的拉丁文,意思是變化、交換)來思考以上的議題,藝廊強調此展覽是一個設計策展,展覽內容主要是探索木材和木材產業以及它的全球化發展。策展人是工作室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義大利設計二人組Formafantasma,近十年非常活躍於歐美與日本。
醞釀了18個月的展覽,終於在今年3月正式開展,雖然很可惜遇到疫情,但也因此延展至6月,結果開展後,蛇形藝廊聲稱是重要的設計展,但整個展覽卻沒有任何Formafantasma設計的一件作品!面對眾多媒體的發問,並強調此展希望呈現的是一種思考和工作方式,並不想採用一種權威的,風格化的方法呈現,而是要專注於過程。也許更進一步的說明,這個展覽展示的是Formafantasma在執行專案前,會為專案所做的前期準備,有學者訪問、科學研究、歷史追溯等,資料收集是執行設計前很重要的步驟,關係到你用什麼觀點來解讀議題。
在《多姆斯》(Domus)雜誌的訪問裡,Formafantasma也說明「永續性是烏托邦理想」,關於問題的解決無法只靠設計,應透過科學、氣候、物種保育、工程和國家政策等相關領域深入研究調查,找出塑造更美好的未來的可能性,不給予答案的展覽的確很不像設計,但是開啟更深度的對談,甚至是跨領域對話,也許才能真正面對問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