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祕密,透視永生傳奇
「大英博物館藏 埃及木乃伊」特展
古埃及,迄今仍是史上充滿幽渺神祕的古老文明之一。由大英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時藝多媒體與閣林文創合辦的「大英博物館藏 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自大英博物館埃及館精選超過二百件來自遠古時期的經典文物,其中以木乃伊為此次展覽中心,展覽於11月14日起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
來自底比斯的已婚婦女奈絲塔沃婕特
奈絲塔沃婕特的名字銘刻於三副棺槨上的不同位置。正如大多數古埃及人名一般,她的名字亦具明確意義,可譯作「屬於『華狄特』之眼的人」。所謂「華狄特」之眼,又稱「荷魯斯之眼」,係身體健全的象徵。奈絲塔沃婕特的名字亦有較短的版本——奈絲沃婕特。棺槨上的銘刻顯示她的父親名為杰木特范克,母親名為杰妲瑟特珊克,其他資訊則付之闕如。她的頭銜「家庭女主人」顯示她已婚,大致與現代社會所用「夫人」一詞相仿。銘刻文字亦指出她「在丈夫面前受到敬重」,可惜並未提及丈夫名字。就奈絲塔沃婕特棺槨的風格與品質而論,她來自底比斯,出身富裕家庭,應屬當地領導層級成員之一。
木乃伊的繃帶與外表無法提供太多足以判斷逝者性別的線索。將身分相關的資料書寫於裹屍布或其表面裝飾物的情形並不多見,考古學家往往必須依賴陪葬品,特別是棺槨,始得建立逝者的身分資訊。
來自底比斯的已婚婦女奈絲塔沃婕特 第3中間期,第25王朝,約西元前700-680年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17).
棺槨上通常可見逝者的名字、正式頭銜與細節,然而棺槨是否原本就屬於木乃伊,疑點仍然存在。一份針對1960年代X光影像所進行的分析似乎指出,與奈絲塔沃婕特棺槨相關聯的遺骸實為男性所有。此一說法與棺槨上的象形文字題銘有所出入,題銘顯示,棺槨主人是名為奈絲塔沃婕特的女性。早期的X光影像常因解析度較低而難以分析,所有資訊都被壓縮在一張顯影片上,缺乏立體特徵,致使研究形狀的微妙變化極其困難。新一代電腦斷層掃描儀,所產生的高解析度立體影像,可讓研究者透過前所未見的細節檢視遺骸。這具木乃伊看起來保存良好,骨骼完整相連,為成年人所有。重要的是,骨盆的形狀及現存的軟組織清楚顯示,這是一位女性的木乃伊骸骨。
阿蒙神吟誦者塔穆特
這具木乃伊是第三中間期防腐技術的絕佳代表。盛裝它的容器是以灰泥與浸泡過膠的層層亞麻布製作而成,其上圖繪宗教場景,並附銘刻的象形文字。文字指出棺主為女性。她的名字出現在五處,但拼法各不相同。木乃伊容器胸口位置的彩繪場景中,她的名字被縮寫為塔穆特,大概是家人對她的稱呼。
塔穆特的木乃伊及其容器的風格顯示,她在世時間為第廿二王朝初期,約為西元前900年。塔穆特木乃伊容器上的題銘指出,她是一位「家庭女主人」(已婚女性),同時也是「席瑪耶特」或阿蒙神「吟頌者」。第二個頭銜說明塔穆特參與宗教儀式,地點應可確定為阿蒙—拉神的宗教信仰中心凱爾奈克神廟。
阿蒙神吟誦者塔穆特
第3中間期,第22王朝初期,約西元前900年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17).
來自艾赫米姆的祭司厄索魯
厄索魯住在底比斯(今名盧克索)北方約莫200公里處的艾赫米姆。華麗棺木上的銘刻文字告訴了我們他的名字與身分。與他的許多親戚一樣,厄索魯也是一位祭司。他為了服侍好幾位神祇,可能將時間分配予不同的神廟。防腐師小心地將厄索魯的身體製成木乃伊,並在他的遺體上放置了幾件護身符,例如手背上的「華狄特」之眼,以保護他,確保在來世獲得重生。塗金面具在這個時期是不尋常的特徵,讓厄索魯有了一張完美永恆的臉——黃金被視為象徵神祇的肌膚。
經營神廟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須具備許多技能。執行祭儀是最主要的活動,每天在內殿聖所便須進行多項儀式。聖所是最神聖的所在,位於神廟深處,咸信立於其間的神龕就是神祇的居所。在此,神像被視為神祇的化身,其神靈入世重生,祭司為之洗滌、更衣,並「餵養」豐富的食物供品。與神祇的溝通係透過咒語的唸頌,舉辦特殊宗教節日與慶典則是為了取悅神祇,以維持人世間的宇宙平衡。重要的是,辦理這類節慶活動,往往需要將神像自內部聖所請出,讓所有人瞻仰。為維持這些活動,規模最大的神廟搖身一變,成為小型城鎮,有自己的行政與經濟體系,包括生產糧食、製造設備用具、謄抄宗教經文副本,以及飼養牛隻等。
古埃及晚期,第26王朝,約西元前600年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17).
來自底比斯的神廟歌者
在第三中間期,使用類似此具木乃伊容器的作法相當普遍。這種容器不同於棺槨,不易被移除或再利用,因為無法避免破壞製作時使用的易碎灰泥。棺主的名字與頭銜通常銘刻於表面,且在多處出現。原本用以封住腳部開口的木板已遺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現代木板。木乃伊容器足部周遭已毀損,並染上汙漬,以致無法判讀順著腿部往下刻寫的文字結尾,以及原本銘刻在那的棺主之名。不過,剩餘的銘文倒是提及了棺主的頭銜,顯示這具木乃伊生前是位女祭司:「赫西特.賀努.恩.艾爾蒙」或「阿蒙神廟內殿歌者」。
這名女士很可能出身富裕家庭,可惜雙親姓名已無法得知。被製成木乃伊係當時菁英階層的專有特權,而像這種木乃伊容器,通常也會被置入一層或多層棺槨之中。全套木乃伊製作過程——含整組棺槨——相對昂貴。她的頭銜也說明了她的背景富裕,因為神廟歌者女祭司的工作僅限由當地菁英階層的成員擔任。既然與阿蒙神有關,她可能在凱爾奈克神廟供職,並來自底比斯附近地區。從木乃伊容器風格與圖象細節看來,她大約生活在西元前800年左右。
來自底比斯的神廟歌者
第3中間期,第22王朝,約西元前800年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17).
來自哈瓦拉的幼童
羅馬時期的埃及社會歷經明顯改變,尼羅河谷地已成為希臘、羅馬、埃及傳統的文化熔爐。反過來說,多元文化的影響也必定在當地生活與喪葬習俗的態度與價值上留下痕跡。高品質的木乃伊製作與塗金豐富的容器,顯示這位男童來自菁英,或至少富裕的家庭。這具木乃伊也反證了一項普遍的認知——羅馬時期木乃伊外表裝飾的費工精細,掩飾了軀體防腐的粗糙低劣。如此細心的處理,所費應該不貲。這也說明了家族真切希望男孩遺體得獲保存,讓他在來世體驗更好的生活。
來自哈瓦拉的幼童
羅馬時期,約西元40-60年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17).
羅馬時期的埃及年輕人
希臘與羅馬統治者佔領埃及期間,製作木乃伊的習俗並未中斷,防腐方式與技術也吸收了新文化的影響。羅馬時期,木乃伊的外觀受到高度重視,複雜的包覆方式因而被導入。西元1世紀初,「木乃伊肖像」——繪以逝者形象的木板——開始被放置於繃帶之上。目前已出土的木乃伊肖像超過數百件,其中許多出自19世紀末在法尤姆(Fayum)地區的幾次考古挖掘,也包括皮特里於1888年在哈瓦拉(Hawara)的田野工作。這具年輕人的木乃伊是最早運達歐洲的實例之一,但這具木乃伊的來源與背景亦已不可考。
一般認為,或許因為需求增加,傳統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在羅馬時期漸趨沒落。這具羅馬時期木乃伊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防腐師並未嘗試將腹腔內的臟器取出。傳統上,這道程序被認為有助於保存遺體,但似乎卻非必要。製作方式與標準的差異,或許反映了成本、製作時間、當地防腐工作坊偏好方法的不同。有些處理程序雖比早期方式簡單,可能也較便宜,仍可製成保存狀況極為良好的木乃伊。
羅馬時期的埃及年輕人
羅馬時期,約西元140-180年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17). sh Museum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