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久保玲 異質和洋之美與酷的擺渡
撰文│洪昱溱.圖版提供│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Louis Vuitton(《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8月號143期)
川久保玲
「在裁布為衣的40多年時光裡,『時尚』從未是我優先考慮的選項。換句話說,我對『時尚』幾乎不感興趣。我唯一感興趣的是,做出以前不曾存在的衣服,應該用什麼方法?如何詮釋出來?那麼你說,這是『時尚』嗎?我不知道答案。」或許如其所言,川久保玲的出發點,從來就不是要創造一個時裝品牌。
有人說她是「破壞系」的「時尚原子彈」,有人說她演繹的是傷痕累累的「憂傷系時裝」,在川久保玲手中,「解構」成為時尚界裡不具學術意義的術語,她的觀點具有一絲睿智的色彩,總是在找尋新的元素,創造一種新的價值。人們總是將川久保玲視為「現代性的偶像」,她那奇特的創作視野更是迷人。
對於川久保玲時裝的擁護者來說,即便是打扮得最為奇特之人也極少行逾矩之事,就算她們無意讓自己看來光鮮亮麗,至少也是舉止得體,因此當她們穿戴上川久保玲的衣飾時,充其量也只是一種異乎尋常的舉動──一路下來,由初窺到擁躉,最後為之著迷。眼中曾經的「醜」,後來竟然發覺了它的「美」,像是一種洗禮,她們拒絕展現西方時尚傳統一貫推崇的審美標籤,也或許是出於對訴求「美感」與「實用」的資本主義的排斥,讓她們對於透過衣服與形體以創造出具有衝突感的新式造型充滿興趣,藉由著裝的儀式,讓她們彷彿從頭到腳煥發了生機一般。
有些熱愛川久保玲黑色服飾的女性,在東京甚至被稱為「烏鴉」。在1980到1990年代,日本出現了「烏鴉族」,這群年輕人的穿著就是以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的服裝為主,他們的出現成為了當時日本社會的一股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