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的創作實踐
愛麗絲.尼爾的紐約眾生相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舉辦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 1900-1984)大型回顧展「愛麗斯.尼爾:以人為本」(Alice Neel: People Come First),呈現尼爾長達70多年的藝術生涯,以及她所呈現的時代精神。在賓夕法尼亞州出生與成長的美國藝術家愛麗絲.尼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基進的藝術家之一,她的創作與生命歷程都展現出她對社會正義與人權價值的堅持,並試圖在作品中強調人性的尊嚴,因而使這個展覽格外切合當今的社會脈動。

愛麗絲.尼爾1926年作品〈卡洛斯.恩立奎茲〉
Alice Neel, Carlos Enríquez, Oil on canvas, 76.8×61cm, 1926. Estate of Alice Neel
© The Estate of Alice Neel
在晚年,愛麗絲.尼爾驕傲地說出:「你知道我是什麼嗎?我是一個安那其人本主義者(anarchist
humanist)。」對尼爾來說,人本主義不只是一個口號,或是一種哲學,而是一種責任與實踐。在她漫長的藝術生涯中,無論模特兒的性別、種族、年齡、身分與性向,尼爾都以同一種堅定無畏的態度加以描繪。她曾如此說道:「因為戰爭、消費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緣故,人類的價值被逐漸地削減、貶低,與厭棄」,使得「現在沒有什麼好的肖像畫」。換句話說,人的「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導致人在藝術中的存在逐漸消失。為了對抗這樣的情況,尼爾將人物畫的創作視為她為人本主義而戰的武器。

愛麗絲.尼爾1936年作品〈伊蓮卡〉Alice Neel, Elenka, Oil on canvas, 61×50.8cm, 1936.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Gift of Richard Neel and Hartley S. Neel, 1987
© The Estate of Alice Neel
「愛麗絲.尼爾:以人為本」全面地回顧尼爾的創作歷程,從她早年在費城女性設計學院(Philadelphia School of Design for Women,現為穆爾藝術設計學院【Moor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就學起,到她婚後與丈夫短暫移居哈瓦那的時期,最後到她長達五十多年的紐約生活,展出逾一百幅油畫、素描,與水彩作品,類型包含肖像、靜物、風景,與城市景觀。此展覽除了強調她經常被低估的藝術成就以外,更試圖將她的作品放進20世紀政治與文化史的脈絡中加以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