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藝術與新啟蒙時代
揭開劉可明「史話長廊」系列作品的第一層奧祕
在對於劉可明疫後藝術所進行的系統化研究過程當中,我們最常反覆思考並持續挖掘、嘗試尋求所有可能解答的兩個問題,即:「『史話長廊』系列作品裡,究竟存在著什麼?」以及「這些『存在』,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目前很幸運地發現,劉可明疫後繪畫創作裡存在著出乎意料之外、且前所未聞的「無限多重時空複合情境」。而根據近兩年來,針對「史話長廊」系列的個別和全部作品的調研結果,我們認為,以上存在之所以會發生,來自於一種極為特殊的藝術語言,我們稱之為「疫後藝術形式語言」或「疫後繪畫語言」。這種藝術語言出現的背後成因,主要在於劉可明與這群疫後藝術思想家,不僅在觀念上不再以線性與單向流動的方式看待「時間」,並且還能在精神與勞動上,慨然接受始終孤獨、孜孜不倦地實驗新作品的承載內容和新形態的表現方式,進而賦予這些藝術創作疫後「靈魂」,為聆賞者帶來審美開悟、甚至啟蒙益智的獨特心智成長經驗。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08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渾天(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前言
從2020年年初迄今,在台灣成立的世界首座疫後藝術研究中心(The FUSAST Research Center for Post-Coronavirus Art)經過將近兩年來的探索與考察,已初步發表一系列對於疫後藝術思想家劉可明繪畫創作的思考和論述。除了揭櫫劉可明筆墨之美背後的核心原質其實正是「生而為人之美」(或簡稱「為人之美」)外,更深入賞析闡述他繪畫裡「無限多重的時空交織複合」意象和「未完.待續」的思想,似乎正逐步引導興起中的疫後藝術本身成為一種「觀念」、一種「哲學」。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0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擊鼓(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第一層奧祕之一:未見
劉可明深知只有高度誠實、慈悲、覺悟的靈魂,才可以真正感應世人。而身為全人類的一員,他發現在共性之中確實存在著某種靈性,可以藉由他已投入一生錘鍊的水墨繪畫語言,與疫後地表上超過七十九億人相通。因此,劉可明不仰賴任何電腦與科技輔助工具,徒手落墨、行筆和鉤線,以每每超過數萬筆精準到位且絕不重覆的橫點、豎點、線條、造形、色彩、墨韻,幻化成一幅幅高度至少2公尺、長度至少5公尺、最長可達20公尺的巨大長卷,並以讓人歎為觀止、難以置信的「無限時間和無數空間之交織複合體」內容樣貌呈現。這就是讀者和觀者審美鑑賞以上列舉的四幅新作或是其他「史話長廊」系列作品時,會強烈感受到一種無以名狀的意象與情感,觸及且同理了自己生命裡不為人知的意念、追尋與理想而由衷產生悸動以及不禁熱淚盈眶的主要原因,這同時也是劉可明「史話長廊」系列第一層奧祕的第一項:前所未見的「未見」和見人之所未見的「未見」。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2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靈界(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第一層奧祕之二:未知
〈史話長廊─文明時空〉、〈史話長廊─宗親〉、〈史話長廊─記憶的片段〉和〈史話長廊─旭日〉做為例子。當讀者可以在凝神觀賞這四幅大型長卷過程中激動地感覺到某個當下,竟然不可置信地「看到」似曾相識的天象、心象或意象,而使得自己心生敬畏時,就有可能已經碰觸到這無限時空複合體內的另一個特定時空,我們研究團隊稱它為「未知」時空。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4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文明時空(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00×500cm
「未知」時空的存在,反映出劉可明繪畫語言及整個疫後藝術形式語言的中心思想與學術取向:一門研究如何以繪畫、文學、雕塑、陶藝、建築、書法、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攝影、漫畫、廚藝或設計等藝術形式,呈現、傳達、溝通何謂「宇宙」(例如自然法則與無上智慧等)的學問。劉可明疫後藝術繪畫語言裡的「未知」時空,正是跟觀者個人溝通、協助其領悟宇宙規律的奧妙,也同時是引領其追索「史話長廊」系列作品裡所有奧祕之鑰。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6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記憶的片段(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00×500cm
人類自認為已知的「事實」和「真相」背後,還有未知的「事實」和「真相」。而這無以計數的未知事實與未知真相,似乎就很巧妙地潛藏在疫後藝術與劉可明繪畫語言的「未知」時空裡;而且,其中任何一個未知事實和未知真相,一旦獲知,都足以完全顛覆目前人類的認知。也正因為如此,研究團隊演繹推理出:「疫後藝術」不僅承認、更正式認可了「未知」的存在。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8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旭日(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第一層奧祕之三:未必
一次又一次地品味與思索劉可明「史話長廊」系列作品,也讓研究團隊意外地發現長卷裡另一個令人震撼與省思的時空。以〈史話長廊─銀河之旅〉、〈史話長廊─漂浮的語言〉和〈史話長廊─玫瑰鑲嵌〉為例。在細細閱覽這三幅創作的圖片之後,我們會強烈地感受到有一種情緒上的孤寂、情感上的堅貞,甚至產生一種魔幻般的苦樂並存交錯感。如果是,那讀者就有很大的機會是已經來到了我們稱為「未必」的這個時空。
這個「未必」很有可能是疫後藝術思想家本人的意志、孤獨、快樂、苦痛、忍辱和負重化為意象呈現的地方。我們覺得,他們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用盡一輩子默默地守護著擁有極佳天分的恩典,並比其他人都還要有毅力地專注鍛鍊出自己在繪畫、文學、雕塑、陶藝、建築、書法、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攝影、漫畫、廚藝或設計等藝術上的真功夫和銳實力,為的其實不完全是世界上各領域的佼佼者夢寐以求要打破的世界紀錄或想取得的國際殿堂最高獎項,主要是為了在疫後為自己也為地表上所有人嘗試打破原有規則、重寫規則。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20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銀河之旅(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在那「未必」時空裡,藏鋒沉潛的創作者似乎婉拒去實現原本垂手可得的慾望,也好像避開了主流和權威所設定的套路和傳統功成名就之道後所映現的本真、冷靜、堅毅和尊嚴?因此,他們的作品裡含蘊著激發自己與觀者不畫地自限、學習去挑戰艱難任務與自我突破的意象和精神。他們試著要通過最艱鉅的重重淬鍊與不斷超越來創造自己與人類更豐富完善的生命底蘊與智慧,而這就是他們對以上宇宙認知的回應和力行。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2002.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漂浮的語言(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2201.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玫瑰鑲嵌(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00×500cm
第一層奧祕之四:未然
端詳靜思劉可明「史話長廊」系列中的任何一幅創作,總會覺得自己的視覺系統和心靈空間接收到一種像是在對我們款款訴說衷曲的特殊情感。每一件作品似乎都有一種「人類失落的智慧」的內蘊,也感覺到它彷彿有了靈魂與生命,嘗試為自己和人類找回這個記憶與出路,這些巨大的水墨長卷似乎不太可能依循疫前人類所理解的所有傳統藝術品交易模式,轉變為商品、拍賣品或個人收藏品,應會是一種不在大多數人的預料之中且無法以既有商業模式準確描述的「非營利目的之疫後藝術收藏與管理」的型態,成為全人類各世代共有、共享的永續文化資源和文明遺產。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202.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對空(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00×500cm
各類疫後藝術瑰寶難能可貴地擁有絕美、壯美和為人之美,可以真正打動人心,為不同種族、文化、語言背景的人類帶來啟蒙開悟,甚至展現各種遠古文明彼此間聯繫和其與現今文明之間延續的關係,以及承載的多元記憶。
第一層奧祕之五:未完(待續)
儘管我們已經明白「史話長廊」系列裡的無限時間和多重空間的交織複合體,提供了屬於觀者個人的特定時空,讓人得以感動、溝通和領悟,但是,在這裡,有別於前四類時空感的一種黯然銷魂之離愁,卻襲捲、征服了我們所有的感官。
疫後藝術思想家在這個特定時空,匠心獨運地捕捉到遠古、現代及未來各個人類世代文明更迭延續或失落遺忘前的「最後」那一瞬間,也因為我們人類代代相傳的基因和基因裡深鎖塵封的記憶,讓我們對於這樣的藝術語言顯現的那一瞬間,感到心痛與神傷。
在這同一個時空,我們卻也「看到」和感受到疫後藝術思想家巧奪天工地以他的筆墨之美,抓住了人類世世代代文明隕落創生和周而復始的「最初」那一剎那。這刻畫入微、栩栩如生的一剎那,竟讓我們意外地轉化稍早那依依不捨、黯然神傷的哀愁,而變為一種忐忑不安、臨深履薄,甚至焦慮失措的心緒──因為此刻,我們就要與闊別無數世代的人類共同記憶和至死無悔的夢想重逢,甚是期待,但卻又完全不知如何面對是好。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1402.jpg)
劉可明 史話長廊─宗親(局部) 2021 設色紙本 220×600cm
當「史話長廊」畫裡的這個「未完(待續)」特定時空和其奧祕浮現在腦海時,極不可思議且特別讓人為之動容和心氣蕩漾的靈思,應可歸因於劉可明有著極為敏銳細膩的心思與天資,由衷理解了亙古恆常的人性,同時又能傳神地勾勒出「兩種『稍縱即逝』的瞬間、心理狀態和情感」。至此,已不難看出劉可明確實能以他獨樹一幟的疫後藝術語言,淋漓盡致地為我們顯現了目前文字難及萬一的「未完(待續)美」的本身與哲學精神。
結語:美的本身對鑑賞開悟之新啟蒙和人類文明的可能影響
「疫後藝術作品」究竟是如何能讓我們的眼睛和大腦裡的松果體之間,建立起可通往它那既神祕又美麗的「無限多重時空複合體」的迴路與通道?我們目前的研究推測,劉可明和這群疫後藝術思想家做到賦予作品靈魂,並且能藉由人們審美與鑑賞過程和聆賞者靈魂相通。換句話說,我們稍早觀賞作品圖版所經歷的各種奇遇和體驗,似乎就是作品的靈魂與我們的靈魂相遇的那一剎那所綻放出的「美的本身」。
疫後藝術思想家其實是知道他們目前及未來要進行的創作──實驗與表現「美的本身」,這並不是他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得到最後結果和所有影響的事情;但是,正因為他們相信宇宙規律──沒有任何人、事、物會真正消失,「宇宙」不會不珍惜任何人、事、物,一切只會轉換形式──他們不僅不以為意,更進而嘗試讓他們的每一件作品都擁有跟自己一樣的無形無際、無端無盡、無始也無終的靈魂。
![](https://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edcontent8/55712401.jpg)
劉可明與「史話長廊」系列作品合影
我們目前進行中的專案之一,便是持續通過對於意象和理論的探討,調研、評析與省思劉可明「史話長廊」整個大系列裡無處不在的「美的本身」,特別是其中「未完(待續)美」的本身,是否將會是陶冶出人類「視覺感官」和「智慧判斷」皆能同步趨向精微之「審美鑑賞」與「審美開悟」兩種能力的關鍵?若是,則這種人類新世代鑑賞力和覺悟力之精緻細微和靈敏銳利的新高度,將會是疫後藝術和疫後世界人類文明的新成就之一。
(全文閱讀557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