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蘭特的崛起、創意與影響
萊登藝術家在阿姆斯特丹
撰文│游騰緯、圖版提供│Städel Museum
出生於萊登的林布蘭特年少時早已在家鄉嶄露頭角,然而阿姆斯特丹才是真正使他揚名國際的關鍵舞台。德國施泰德博物館(Städel Museum)協同加拿大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舉辦「林布蘭特在阿姆斯特丹:創意與競爭」(Rembrandt in Amsterdam: Creativity and Competition)特展,聚焦於林布蘭特自萊登前往阿姆斯特丹的發跡時期,這段日子並非他的巔峰,不過為他後來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此展企圖以更宏觀的多方視角,如教育、市場與同儕競爭等方面,理解林布蘭特創作風格的發展。本文將聚焦於1630至1650年代,首先理解阿姆斯特丹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再一探林布蘭特如何與這座城市的人、事、物互動,激發出光燦熠熠的畫面。

林布蘭特1634年作品〈戴天鵝絨貝雷帽的自畫像〉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Self-Portrait
with Velvet Beret, Oak wood, 58.4×47.7cm, 1634.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Gemäldegalerie.
Photo: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Gemäldegalerie - Christoph Schmidt
藝術家、教育家、企業家
從1630至1650年代林布蘭特於阿姆斯特丹的創作與時代背景來看,「林布蘭特在阿姆斯特丹」特展子標題中的「創意」與「競爭」顯然絕非僅止於創作層面,其教育家與企業家的身份時常為人忽視。這位萊登人在阿姆斯特丹作育英才,儘管晚年因理財不當、投資失利而窮困潦倒,仍無法抹滅他初抵阿姆斯特丹時精準的商業眼光與品牌行銷能力。毋庸置疑,這一切都歸結於林布蘭特獨特的筆觸。光影深刻動人的畫面,總是帶著神祕色彩,精心刻畫的臉部表情與身體姿態所呈現的情緒,不斷為觀眾帶來驚喜,正如他致樞密院祕書毛利茲.惠更斯(Maurits Huygens)信中所述:「我的目標是描繪最強烈與最自然的動作與情緒。」

德國施泰德博物館「林布蘭特在阿姆斯特丹:創意與競爭」展場空間
Exhibition view “Rembrandt in Amsterdam: Creativity and Competition”
Photo: Städel Museum – Norbert Migule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