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松 未知維度的想像介面
依王煜松之見,創作如同書寫一篇散文日誌,藉由創作過程獲得心靈上的回饋,進而緩慢梳理出自己的思緒。他重視當下的身體感知,以及所處環境的狀態,在「自我/他者」與「過去/現在」中找尋變動視野,轉換為想像的空間,並帶給觀者眾多觀看世界的角度。對王煜松而言,重要的並非糾結於最終作品情感傳達的成功與否,而是將思考與想像的痕跡脈絡,化為創作最終的真實紀錄。
問:你的作品中時常帶有今昔時空下的對比,對你而言,這種「時間/空間感」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答:我覺得人們對時間/空間概念還有很多不了解的部分,可開發性非常高,也因此對於這個面向有很大的想像,例如在愛因斯坦尚未提出「相對論」之前,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是線性而固定的,「相對論」翻轉了人類對時空的想法,不過我想長期來看,愛因斯坦對於時間與空間的理論也許是初階基礎的解釋,後面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們目前尚未發掘的。我們同樣感覺的到它的存在,只是不一定真實了解它是什麼。這種未知、不知名的狀態便吸引著我,讓我想去找尋當中的意義,而這種未知就與「想像」有關,我會試圖用另一種方式去呈現我當下親身感受到的感覺。
以作品〈花園〉來說,這樣的取名是來自波赫士的短篇故事《小徑分岔的花園》,故事中有著故事,閱讀文字時的感受,和我在造訪各種歷史遺址的感覺非常相似,例如我去了中山橋,那裡曾經是一座游泳池,現在橋下堆放著許多以前被拆解後的石塊,起初我並不知道那些石塊是什麼,只知道我很想進入其中,了解它曾經歷的樣貌,在查了許多資料後,我發現因為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對這個環境有了想像,看到的不再只是一塊石頭。我眼前面對的事物雖然是一樣的,卻是兩種不同的眼界,腦中會因為吸取到的資料,讓我彷彿能穿越時空到達那個當下,所以我覺得「花園」這個名稱,就像是穿梭在事件堆疊的維度中,有種迷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