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藝之靈光.鑑美之品格
賴英里以藝術收藏為學習之旅
透著文人氣息的素雅空間規畫,礁溪寒沐酒店與行館兩棟灰色調建築,在礁溪構築起澹然寧靜的時光之廊。步入酒店接待大廳,通透自然光線變化柔美而不沉鬱,廳廊的牛樟、黃檜奇木生氣蓬勃而幽香撲鼻,接待櫃檯後方是蔡佳葳的水墨紙本作品〈自虛空中迴旋而來〉;光廊的盡頭,寒舍董事長賴英里在300公分高的藝術家雪松油畫〈古樹〉前拍照,柔美精緻的臉龐、滿溢著希望與期許的眼神,寒沐酒店的整體氛圍與質感,正如其人,亦如其藏,恰到好處地兼納了西方與東方的美學特質,彷若一幅氤氳著文人氣息的印象派作品。賴英里語調溫柔而堅毅地訴說著藝術收藏的一世情緣。
雪松 山石系列12號 油彩畫布 120x220cmx2 2015
以最新灌鑄工法建造的礁溪寒沐酒店,空間裡無接縫的水泥牆一片素白,表面隱隱透現猶如樹皮、亦如筆觸的紋樣,藝術家雪松筆下的枝幹彷彿沿著牆壁無限延伸,似也暗自應和著大廳中黃檜、牛樟的奇美姿態。賴英里憶起一回雪松赴台,與愛藏奇木的蔡辰洋,兩人一見如故地細品同賞天地造物之趣,藝術家由此獲得啟發進而創作全新系列,更獲北京故宮邀展。「雪松作品細膩描繪大自然的山水木石,是富含水墨質感的油畫,傳達強烈的文人氣息,非常適合礁溪寒沐的氛圍。」賴英里提及偏處行館一隅、神似雪松畫中佳構的蔡辰洋藏木,安謐沉斂地棲息於一方書架之端,「我一看到它,很難不想起他。」
對賴英里而言,收藏就是學習。從「長笛公主」到「飯店女王」,賴英里的生命因學習而精彩,「每一件作品的收藏歷程,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讓我獲取眾多不同層面的知識,結交不同領域的專家。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近距離觀察他們的日常點滴,鉅細靡遺地理解其創作理念,是我對收藏樂此不疲的主因。」親赴藝術家生活的空間觀察,是賴英里學習的方法論,她認為欣賞藝術品,必需要在特定的氛圍,才能靜心感受與判斷,用真正理性的研討,拿捏個人喜好的理想平衡。「例如雪松在北京的工作室,空間極大,卻是一塵不染,正如同他安靜內斂的個性,我也因此得以理解他作品當中的嚴謹與結構性。」
礁溪寒沐酒店接待櫃檯後方為蔡佳葳分別長達六公尺及四公尺長的的水墨紙本作品〈自虛空中迴旋而來〉
賴英里的夫婿蔡辰洋於1986年成立寒舍古董,翌年以16萬5千美元買下紐約蘇富比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的猴首;1989年,以187萬美元買下〈元人秋獵圖〉,創下中國書畫作品的拍賣紀錄;同年再以53萬9千美元買下趙孟頫〈四體千字文〉,創下中國書法類的拍賣紀錄……。不但在拍場上屢創紀錄,蔡辰洋也是華人收藏團體「清翫雅集」創始成員。「我在蔡先生的辦公室,看遍中國古美術中最為頂尖的品項,循線探索其背後蘊含的深度歷史與文化。其實我常在想,中華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就拿一只小小鼻煙壺來說,箇中精巧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與寫真。」
清乾隆〈紫檀圓明園羅漢床〉
當代藝術與古美術,向來絕非壁壘分明,當賴英里全心投入古美術的世界,她從歷代書法的精髓中獲取諸多靈感,也更充分地理解了當代藝術的本質意義與精神所在。她於兒時伴隨學習中國工筆畫的母親接觸書法,而後在先生的引領下,欣然神遊於中國古美術的藝境之美,在紐約、倫敦等一場場拍賣會上,近距離感受蘇東坡、王羲之、米芾等中國書畫名家的精品之作,「東方書畫名家筆下那寫意而充滿旋律感的線條,令我讚嘆不已,我在因緣際會下巧遇慈師,鼓勵練字之餘給予我更加彈性的學習空間。顏真卿與柳公權是基本功,老師讓我更自由地追求臨摹其他精彩的書帖。」
左‧蔡佳葳作品〈自虛空中迴旋而來─水滴〉
右‧蔡佳葳作品〈Ah!〉
物換星移,不同的收藏帶來多元的學習,歷經時空累積的內化底藴,奠定了生命的高度,進而淬鍊出更精準的眼光。學習,必有所收獲,賴英里分享近兩年成為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典藏委員的歷程:「我貼近更具國際觀的作品,體悟當代藝術的精髓在於『對人性的關懷』。藝術家透過創作,闡述自身對於政治的敏感度、對迅速變化世局的觀察與共鳴,表達對戰爭、種族、難民、性別等議題的關注,最重要的是透過實體的藝術品,將這個時代的精神留存並延續到遙遠的未來。」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7年10月號121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