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共感,從「移動博物館」到「未來博物館」
威尼斯雙年展迦納館策展人納娜.奧弗里亞塔.阿伊姆的論述與行動
十幾年前,納娜.奧弗里亞塔.阿伊姆(Nana Oforiatta Ayim)曾於大英博物館非洲部門工作,自那時起,這名迦納藝術史學家、電影製片人暨作家,便持續從中解構博物館作為單一「普世」(universal)機構的殖民理念──「博物館在提升藝術價值的同時,也拉開了與大眾的距離。」她如此說道。
阿伊姆不僅於2002年創辦位於迦納阿克拉(Accra)的非營利組織「ANO藝術與知識學院」(ANO Institute of Arts and Knowledge,簡稱ANO),她同時身為ANO泛非洲「文化百科全書」(Cultural Encyclopedia)計畫的幕後發起人,該數位檔案計畫廣泛收錄了非洲54國的所有文化研究檔案。2016年,在與建築師DK阿西歐—阿薩里(DK Osseo-Asare)合作下,兩人共創一間以在地雜貨店格局為模型的「移動博物館」(Mobile Museum),在迦納各處自由遊走,邀請當地居民共同捐獻具文化價值的影像、繪畫、電影及口述歷史等資料,並舉辦一系列座談與工作坊。

艾薩克.納娜.艾克瓦西.阿波古2021年作品「夢想家」(Dreamer)系列
Isaac Nana Akwasi Opoku, Dreamer Series, 2021.
Photo © Isaac Nana Akwasi Opoku
如今,「移動博物館」正準備遊經義大利威尼斯。在2019年與建築師大衛.阿德賈耶(David Adjaye)共同策劃威尼斯雙年展首間迦納館並廣獲好評後,阿伊姆再度於2022年擔任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迦納館策展人。2019年展館以「迦納自由」(Ghana Freedom)為題,將迦納「當今」與「過往」的面貌作深度聯繫,2022年展館主題──「黑星:博物館即自由」(Black Star: The Museum as Freedom)更著眼於探索「未來」的全新表達方式,展出娜.查印庫雅.雷道夫(Na Chainkua Reindorf)、艾薩克.納娜.艾克瓦西.阿波古(Isaac Nana Akwasi Opoku,又稱【Afroscope】),以及迪亞哥.阿勞加(Diego Araúja)3位新興藝術家的大型裝置作品,印證了她所說的──「我認為未來博物館包含的事物,遠超越藝術品。」

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迦納館展場空間 Ghana Pavilion at the Venice Biennale Arte 2022.
Photo © David Lev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