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尹 時空感知的跨域與共在
張碩尹的創作形式多元,涉獵議題廣泛,卻始終都不離一核心母題——人與科技、社會之間的關係。在早期創作中,張碩尹透過對自鳴鐘、自動機等機械裝置的研究與創作,從當代藝術視角探問科技起源與現代科技的關聯;他也嘗試將生物科技、傳統信仰、常民技術等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在感官與概念的碰撞間,思索知識生產與流動的階層性;近期,張碩尹關注科技藝術與在地的連結,並通過互動機制創造有機的感性體驗,以觸及更幽微複雜的人類視域與生存狀態。如藝術家所言,科技觀看的是集體,它探討著共同記憶,也勾勒出人對未來的想像。
張碩尹
問:生物科技、傳統工藝、民間信仰等,都曾在你的創作扮演重要的元素。如此跨領域的創作,對你而言是怎樣的過程?你想藉由不同時空背景和領域知識間的結合,引起怎樣的思考?
答:我早期的創作主要在國外進行,因此能使用的資源、工作室規模大小都和現在不同,起初的作品較多是由自己完成的機械裝置,通常我會和不同專業的人合作,向他們學習創作所運用到的特定知識、技術。後來隨計畫規模與資源的擴展,作品變成了一個將具備各種不同知識的人匯聚在一起的舞台,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宛如舞台演員,我的角色也從藝術家變得更像是舞台導演、製作人般的角色。
在和生物科學家合作時,我學習實驗室相關技術;透過和部落獵人合作,我學習如何布置陷阱、野外求生;創作〈台北機電人〉時,我向電器維修師傅請教怎麼拆解電器……,通過這些計畫,我想探討的是「知識的階層性」。人們習慣將知識以高低區分,但無論是學院知識、日常知識、信仰知識……,這許許多多的知識都是各成體系的知識系統,我希望引導觀眾去思考:若將這些知識用同樣的模式——藝術作品——呈現出來時,它們之間是否還存在階層差異?如果藝術也是一種知識,它在社會上處於什麼位置?藝術知識中又包含著哪些知識?我沒有預設答案,藝術本身就是一直在流動的專業,彼此間又天差地遠,難以定義,但也正是因此才使這個問題探討起來非常有趣。
張碩尹 〈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 台北市立美術館 2020
張碩尹 〈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I〉 立方計劃空間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