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策展時代的集體智慧與環境責任
2023赫爾辛基雙年展「可能浮現的新方向」
由赫爾辛基美術館(Helsinki Art Museum)籌畫與製作的第二屆赫爾辛基雙年展(Helsinki Biennale)再次選於瓦利島(Vallisaari Island)舉行。做為芬蘭首都的旗艦文化項目,今年雙年展延伸活動節點至赫爾辛基城市的各大場域,更透過線上平台擴大雙年展的觸及。島上的展呈和公眾計畫於今年夏季舉行完成,假赫爾辛基美術館的展覽計畫持續至10月底。
赫爾辛基雙年展根植於赫爾辛基城市周邊群島的海洋特性,傾力以限地製作與委任新作(兩者共佔2023年雙年展一半的製作總數)突顯由地理環境衍生而來的特殊社會文化和歷史發展。雙年展秉持對環境負責和促進社會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深入探討藝術與自然的互動,主展區瓦利島位於首都乘輪船約廿分鐘的距離,島上天然資源豐沛,歷來是往來波羅的海的船隻補給淡水與木材資源的重鎮,也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具濃厚的軍事歷史色彩,2016年方由過往軍事使用除役成為觀光小島。
赫爾辛基雙年展以瓦利島為主展場 ©Matti Pyykkö / HAM / Helsinki Biennial
瓦利島上諸多已退役的要塞和軍事建築成為赫爾辛基雙年展的展出空間 ©Matti Pyykkö / HAM / Helsinki Biennial
集體智慧與新可能
第二屆赫爾辛基雙年展由現居英國的波蘭籍策展人暨學者喬西亞.克里沙(Joasia Krysa)擔綱籌謀。克里沙長期關注藝術與科技的交集,以「可能浮現的新方向」為題,將「協作」視為策展途徑,以期為展覽建立新的連結方式和集體價值。本屆展覽呈現廿九位/組藝術家與創作團體,探討議題包含環境破壞、政治衝突和科技帶來的影響。主展場瓦利島上的呈現以戶外作品為主,透過將島上特殊的自然地理與人文景觀(包含諸多已退役的要塞和軍事建築)做為藝術計畫的主軸,突顯作品與自然的對話。
喬西亞.克里沙(前排中)與2023赫爾辛基雙年展策展團隊合影 ©Verna Kovanen / HAM / Helsinki Biennial
值得一提的是,「共創」(co-creation)精神做為貫串展覽籌備的圭臬,大大彰顯了主辦單位的共製角色,雙年展製作團隊側重將各種關係人帶入雙年展的網絡,讓其自然產生互動。在這樣的集體精神下,眾多藝術機構、創作團體、科研單位、非營利組織等受邀參與共創此次雙年展。如同策展人於展覽畫冊所言,本次雙年展「集結了不同策展智能體、知識體和論述,藉以探索替代的思考模式和『(製)做雙年展』(do biennial)可能採取的共有化形式」,策展人將這樣的取徑命名為「後策展集體智能體」(post-curatorial collective intelligence),以期捕捉該屆雙年展受益於密切策展協作的過程,並突顯展覽中諸多人與非人的聲音和感知方式。
本次雙年展的協同策展者包含五個協作智能體:致力推動以性少數與女性觀點出發的複數型知識及實踐的文化中心「不可能形式博物館」(Museum of Impossible Forms)、專司藝術與海洋生態的TBA21學院、丹麥歐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旗下擅長跨學科研究的「關鍵環境數據」(Critical Environmental Data)研究小組、芬蘭阿爾託大學(Aalto University)藝術設計建築學院視覺文化與策展暨當代藝術學系,以及藝術家宋叡奐(Yehwan Song,音譯)與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數位視覺研究計畫合作的「AI體」(AI Entity)。
五個協作智能單位之一的「AI體」是一數位計畫,結合多模態機器學習,以赫爾辛基美術館的館藏為出發,推出網站版「新組」(Newly Formed)計畫。網站使用者造訪網站時,將能探索一方赫爾辛基市的3D互動地圖,地圖根據使用者的地理定位處理館藏數據,提供專屬於網站造訪者的館藏體驗經驗,演算法根據這些數據對藏品進行分類,將不同館藏物件錯落於3D市景的互動地圖之中,讓使用者能夠透過城市全景的觀點並從數據的角度重新認識館藏。
展覽名稱「可能浮現的新方向」受撰寫《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的美國人類學家羅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的發言啟發,呼籲透過覺察(notice)的練習,進而學習去感知那些隱微甚或感官所不可見的細節,藉以理解眾生為命運共同體的集體事實,從而對於習以為常的模式提出改變的可能。本屆雙年展秉持這樣的精神鼓勵觀者細心觀察日常圍繞身邊的他者、動物、植物、環境、數據和其他形體,從而發展出共處、相互理解的新方式,借助藝術家的綺想,為大同的未來創造有別以往的替代方案和更共融的創世神話。展覽也期望透過對於隱微、在地性與特殊性的爬梳和歌詠,反思近代對普世價值和全球化的鼓吹,將藝術視為催化不同關係的媒介,鼓勵觀者重新理解他者(人、非人、數據)的能動性,擁抱不同形式的感知(sensing)模式和意義構築(sense-making)的方法學,藉以體認:人的行為僅是集體解方的一個小環節,做為命運共同體,理解並尊重他者的能動性才是共存的法門。(全文閱讀581期藝術家雜誌)
【10月特別報導│赫爾辛基雙年展】
後策展時代的集體智慧與環境責任──2023赫爾辛基雙年展「可能浮現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