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藏家的回溯性收藏現象
專訪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
第6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呈獻248間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藝廊,齊列知名與新晉藝術家的新近力作,其中28間為首次參展的全新藝廊,展出橫跨20世紀初至當代的藝術作品。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專程接受《藝術收藏+設計》專訪,分享近期她所觀察的藝術趨勢、亞洲藏家對亞洲藝術的回溫關注、藝術與網路生態的連結,以及藝博策展型態的未來演進。
問:隨著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西方當代藝術帶入亞洲,有愈來愈多亞洲藏家進入歐美拍賣市場,跨出原本熟悉的收藏版塊,甚至出現了劉益謙、王中軍、前澤友作等亞洲藏家締造西方名家畫作拍賣紀錄的情景。對於這股現象,請問妳有何解讀?
答:我認為這是一個收藏演進的正常狀態。無論哪個國家的藏家,一旦擁有了新的財富資源,勢將成為拍賣市場的全新主宰,而這也是市場品味變化的證明。亞洲藏家亦是如此,他們不再單一地收藏自己國家的藝術作品,而是逐漸展現他們的收藏胃口與野心,將目光聚焦於藝術市場所能提供的最佳精品之上。我非常樂見亞洲藏家進軍西方市場的趨勢,也希望這是一個雙向的收藏交流,盼望西方也會對亞洲藝術愈來愈感興趣。作為一個現象,我覺得這非常好,因為它將亞洲推上了收藏的國際版塊,為亞洲藏家帶來了更多的曝光率。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對於畫廊與藝術家的支持,就如Art Basel的核心價值──支持與藝術家合作的畫廊,便是在支持藝術家,這是我們向來強調的核心價值所在。
問:關於品味的轉變與新財富的聚集,妳近期是否觀察到這些現象具體反映在藝術版圖上的變化?
答:我在藝術界的時間稱不上久,前後約莫20年,但就過去的20年來看,藝廊、藏家與藝術家接觸、收藏及創作藝術的方式都有所改變。也許20年前,最典型的收藏模式是從本土的年輕藝術家開始收,慢慢轉向收藏本土資深藝術家的作品,然後擴張收藏地域,開始收入日本或中國藝術作品,最終走向國際。同樣的,年輕的畫廊在過去也是這樣運作,但如今,一個印尼畫廊所代理的藝術家,可能只有五名核心藝術家來自本國,其餘的則來自世界各地,畢竟在這個年代,所有傳統的合作模式早已被打破了。藏家也是如此,有些藏家具備購買任何作品的財力,因此許多藏家的第一件收藏或許並非來自自己的國家,而可能是從西方作品開始,到後期才回頭收藏自己國家的作品。人們的口味如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透過這樣的「回溯性收藏」現狀,讓人難以具體指明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什麼結果,而我認為這與現代資訊變得更容易取得,存在著高度的關聯。除了東、西之間的交流現象,我覺得更有趣的是亞洲藏家也開始以更廣闊的思考格局,回頭去了解屬於亞洲的藝術,不再只單一地看向西方,而是將目光轉回自己所處的土地上。
問:觀察前幾屆展會,發現Art Basel也接受畫廊展示前輩畫家的主題性策展提案,請問這樣的策略,用意何在?
答:沒錯,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亞洲藝術收藏的歷史還很短,仍有許多關於亞洲藝術史的知識是大眾所不知道的,因此Art Basel想借用這個平台,讓大眾進一步了解亞洲藝術史中的前輩藝術家們,這很重要,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們。雖然Art Basle並非美術館等級的展覽,但它因匯聚了多國的藝術而成為一個重要的平台,同時也是一場在亞洲舉辦並聚焦亞洲藝術的展會。我們總是忘記許多西方藝術家都受到亞洲藝術的影響,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比不上西方,但這時Art Basel就成為一個展示亞洲藝術實力的平台,提醒我們有許多是立足亞洲的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情。
問:對於像高古軒這樣能引進西方藝術大師之作的畫廊,香港Art Basel希望他們為亞洲帶來什麼呢?
答:我們當然希望他們盡可能地帶來最好的作品。其實並非我希望他們帶什麼來,這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我唯一的要求是請他們不要帶次等的作品來參展。不管他們要帶什麼,都請他們務必認真對待亞洲的藏家群體。我之所以喜愛亞洲藏家的原因,就是他們知道的很多,有時候他們只是不會說英語,這並非意味著他們無知,而我認為這是西方藝廊面對亞洲藏家最應正視的課題。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8年02月號125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