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家中家中家中家
徐道獲打造帷幕裡的情境劇場
從首爾到紐約與倫敦,從脫離父親的畫壇盛名到二度組建自己的家庭,家的遷移決定了徐道獲(Do Ho Suh)的人生發展與從藝道路。有意或者無意,命定或者自決,每當前進到生命的另一個階段,徐道獲都會捨棄舊家,重立門戶。對於那些因自己大步向前而不得不留在原地的住家與家當,徐道獲既未將它們視為拘束自由身而急於擺脫的牢籠,也未當成身處異地朝思暮想的羈絆。他說自己從未患上思鄉病,藉由創作,他一次次以輕若薄雲的紗帳建構房間的形廓,歸根究柢乃因意識到自己心中對於某一特定空間懷揣著需求與想望,希望將此一空間攜往他的新去處。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讓紗帳製成的房屋在作品的結構中層層嵌套,視覺上卻彼此通透地共處於同一時空,回溯性地勾勒出一個不斷遷徙之人的心之原鄉所在。
Do Ho Suh, Passage/s, Polyester fabric on stainless steel pipes, Dimensions variable, 2016© Do Ho Suh. Courtesy the Artis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徐道獲1962年出生於韓國首爾,他的父親徐世鈺(Se Ok Suh)是以傳統繪畫形式創作抽象畫的名家,在家傳習藝的淵源下,徐道獲步上了研習繪畫的人生之路。1980年代,他於首爾大學獲得東方繪畫碩士學位,但父親盛名的光環、沉悶的水墨畫練習,無不令他感到苦惱,在結識了第一任妻子、美籍韓裔女藝術家後,他於1991年前往美國,展開全新階段的人生。隨後進入羅德島設計學院取得繪畫學位,並在1997年獲得耶魯大學雕塑碩士學位。截然不同的教育環境,讓徐道獲的創作視野由傳統躍向當代,相較於在韓國封閉教育環境下,此時的他更樂於與眾人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
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後,徐道獲曾在紐約居住了一年的時間,在他當時客居公寓的對面是間消防局,夜間緊急救難的嘈雜聲響使他難以入睡,此時他開始回想自己上一次的良好睡眠經驗是在何時,結果竟是在韓國時的一間房間裡,他希望將那間小屋帶到紐約的公寓中。於是在紐約的工作室裡,徐道獲嘗試用平紋棉布建構一間韓屋,但他沒有足夠的空間、時間與資金來完成這個計畫,直到1999年,他於洛杉磯韓國文化中心展出人生中第一件布製的空間裝置〈首爾的家/洛杉磯的家〉,其後,將展出地點與房間原型所在地共同稱為「家」,成為徐道獲為這一系列作品命名的獨特方式。
徐道獲以輕若薄雲的紗帳建構房間與過道的形廓 Do Ho Suh, Installation view, Do Ho Suh: Passage/s 1 February–18 March 2017, Victoria Miro Gallery II, 16 Wharf Road, London N1 7RW. Courtesy the Artis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Photo: Thierry Bal)© Do Ho Suh
那座屬於父母、位於首爾城北洞、象徵他藝術創作首發之地的古樸木造韓屋,與他使用了15年、位於紐約第22大道西348號的工作室暨住宅公寓,成為徐道獲凝結記憶、代表精神象徵的房屋創作原型。他讓這些房屋在作品的結構中層層嵌套,視覺上卻彼此通透地共處於同一時空,回溯性地勾勒出一個不斷遷徙之人的心之原鄉所在,徐道獲毫未忘本地將他過往生活的軌跡,透過紗帳一一重現往日時光的身之所在,那些都是因時序的推演而不斷生成疊加、從未因生活變化而抹消取替的生命家屋,棲附增生著渺小如沙的日常記憶。2014年,徐道獲在韓國首爾國立現當代美術館展出了一件高12公尺、寬15公尺、以其羅德島公寓所在的三層樓房為原型的藍屋裝置,將他位於首爾的韓屋,懸置於羅德島公寓的內部,而這件作品與展覽及美術館之間的關係、美術館與首爾風土及紐約日常生活的關係,以一系列紐帶的關係,拖曳也形塑出了徐道獲逆轉記憶軸線所不斷拓印的生命居所─家中家中家中家中家,既有生活視野的外向擴延,也有生命儀典的內向凝煉。
為了創作首件自宅的複製物,徐道獲專程返回首爾,找來工程人員實地測量父母的韓屋,藉此創作一件相同尺寸的屋型裝置,但徐道獲一家人自1970年代就遷離了這座建造於19世紀初期、平民文人風格的韓屋。在與母親重訪舊屋後,他對母親說:「兒時我覺得房子非常大,現在看來卻是這樣地小。」在對韓屋裡的每根柱子、每面牆進行實地測量的過程中,徐道獲重溫也消化著童年的印象,同時深刻地將空間感內化為精神的感知。在裝置作品的布料選擇上,徐道獲的母親透過眾多布料供應商取得了種類繁多的樣本,而徐道獲從這當中選用了一款顏色通透的銀造紗韓服布料,並因韓屋的天花板通常貼有天青或綠玉色的紙,用以表徵無限的天界,而訂製了綠玉色的布料,在這一系列空間裝置作品中,徐道獲由此勾勒出如夢氛圍的空間。徐道獲的母親找來許多高齡的縫紉手藝傳承者,在這座韓屋中一針一線地精心縫製作品上的韓屋裝飾。
「家的意義是不斷累積的,我既然無能為家做出定義,卻可以依賴柔軟的記憶,去顯化潛意識裡的家之輪廓。」在徐道獲心中,這雖是一件「限地創作」的作品,但當它被置於其他地方展出時,它就將展出地點變成另一個有所指涉的特定場地,指涉兩地的空間形影,彼此安然嫁接卻不相互吞噬,而這樣的「家」便成了可供隨身攜帶的無限複現場所,以不變的身影,通行於時空、文化與歷史的流轉之間,以紗帳的透明意象,遞送空間裡貯藏的無形記憶,而非具體存在的物件,藉由視野內層層交疊的物件,令人感受空間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不同時序對話。當年的這件韓屋作品,輕薄地只需占用徐道獲兩只行李箱的空間,便隨他輕裝簡行地飛往洛杉磯。
左.徐道獲以紗帳的透明意象,遞送空間裡貯藏的無形記憶。 Do Ho Suh, Installation view, Do Ho Suh: Passage/s 1 February–18 March 2017, Victoria Miro Gallery II, 16 Wharf Road, London N1 7RW© Do Ho Suh. Courtesy the Artis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Photo: Thierry Bal)
中.藉由創作,徐道獲探索時空界限的文化邊界、不斷追求新義的跨文化置換語境的「遊牧空間」概念。Do Ho Suh, Passage/s, Polyester fabric on stainless steel pipes, Dimensions variable, 2016© Do Ho Suh. Courtesy the Artis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下.作品所指涉的回憶,是徐道獲在不同空間中切實度過的時光。 Do Ho Suh, Main Entrance, 348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USA, Thread drawing, gelatin sheet embedded on STPI handmade cotton paper, 336x229cm, 2016. Produced at STPI – Creative Workshop & Gallery, Singapore© Do Ho Suh. Courtesy the Artist, STPI and Victoria Miro, London
在徐道獲一系列重訪首爾、紐約、倫敦、柏林居處的空間裝置作品中,不僅限於複製他個人的房屋,有些作品更複製了他駐地創作時的工作室空間,甚至於電燈開關、門把、冰箱、電暖器、浴缸與抽水馬桶等日用設施,他將這些家用設備裝入明亮照明的玻璃箱,展示於黑暗的展間,以「標本系列」為名,代表著身體行動的日常經驗,這些作品在比例和細節上,逼真到令人大感驚奇,卻又令觀者一望即知絕非真實物事,對於徐道獲而言,他希望傳達出人們腦中捕獲的並非物的實體,而是幻影般瞬間的相關印象,藉此剝離甚而重塑空間的「表皮」,色感清亮透明的牆面可透射內外空間形象,它在抵消作品外觀沉重感的同時,還可觸發觀眾對於作品空間的概念,留下毫無負擔的回憶。「它是回憶,是在不同空間中我切實度過的時光。」徐道獲全部的布製裝置作品都是在韓國製作,包括縫紉藝師與電腦繪圖師在內的工作團隊,已逾30人的規模。
對於「家在何處」的問詢,徐道獲總是這樣回覆:「家是人人一生背負之物,因而成為值得我不斷往復創作的主題。一旦你離了家,那個家就不再是從前的模樣,而當你重返原地,你將發現它不符合你所賦予它的想像,因為你自己發生了變化,而在沒有你的空間中,那裡的事物也有所改變。這種因身處於不同文化而生的陌異與尷尬,或許將伴隨我的餘生而同在。」這些充滿當代性的空間裝置,之所以在徐道獲的手筆中煥發出靈性,乃因那線繡的工筆,承載千絲萬縷的情感,具體體現了他當下思索的哲學性命題,而非僅僅作為作品方案的紀錄而存在,那彼此交纏勾連、下針無悔的線段,是表達人際與時空網絡產製的絕佳媒介,在不斷割裂自己與熟悉的生活環境的聯繫後,透過布與線的代言,其所喚醒的是皮上膜、身上衣、家中屋等體表穿行於時空與文明介面的知覺,探索時空界限的文化邊界、不斷追求新義的跨文化置換語境的「遊牧空間」概念,而這也是徐道獲近20年藝術生涯始終執著以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