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5月特別報導│威尼斯雙年展預報】
3x3x6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鄭淑麗是全球第一代網路藝術家,此次創作計畫回溯普里奇歐尼宮曾經做為監獄的歷史場域,將之轉化為由高科技主導的監控空間,探討當代民主社會中監禁的多重意涵。除了展覽暨作品名稱「3x3x6」即指涉當今監獄體系標準建築結構中,六架攝影機廿四小時不間斷地監看9平方公尺下的拘禁空間,作品探索從實體空間過渡到當代數位文化中的「數位監控」,透過大數據、臉部辨識等全面滲透且細緻的監控機制⋯⋯
【5月特別報導│威尼斯雙年展預報】
吉米.德罕獲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身具藝術家、表演者、散文家暨詩人之多重身分的德罕,不僅是威尼斯雙年展的參展常客,亦在許多國際重點展覽中頻頻亮相,例如文件展、紐約惠特尼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以及更多其他聯展。德罕並曾於2016及2017年分別榮獲戈斯拉爾.凱撒皇戒獎(Goslarer Kaiserring)與羅伯特.勞生柏獎(Robert Rauschenberg Award)⋯⋯
【1月特別報導│2018曼谷藝術雙年展】
尋找遺失孤島的可能性——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長時間表演「A Possible Island?」
「A Possible Island?」表演是長達三週、每天八小時的長時間演出,因此觀眾將永遠不會看到開始或結束,卻可以看到中間彷彿失去時間性的過程,在這個無時間性的(timeless)狀態中, 印象永遠存在⋯⋯
【1月特別報導│2018曼谷藝術雙年展】
2018曼谷藝術雙年展作品選介
艾瑪泰.蘇瓦坦納修的兩件作品探討泰國性工作者的矛盾現狀,以及外界對「幸福」、「善惡」先入為主的定義。藝術團體AES+F藉由荒誕卻極富詩意的畫面探討階級與身分轉換,以及社會資源分配的議題。卡維塔.瓦塔娜簡庫創作探討當今女性勞動者於心理、社會、文化等不同面向所遭遇之挑戰。莎妮塔. 珮底塔斯尼藉由作品引起觀者對永恆、現下與虛無等不同狀態的反思,並在參與的過程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