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家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4月特別報導】
平成美術:泡沫與瓦礫1989-2019
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日本自古以來災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們總是忙於災後重建,而力有未逮之事可能也只能「遺忘」。開展在這列島上的美術是否適用發祥自西方大陸的美學理論架構?此次展覽內容承繼前述議題,並參考《方丈記》與《瓦礫的未來》兩部與災難相關的著作來形塑核心意象。
【2月特別報導│2020泰納獎】
全球COVID-19大流行下的泰納獎──「泰納獎助金」獲獎名單綜合觀察
受到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波及,藝術世界的行事曆陸續被加上「取消」和「延期」的記號。隨著歐美藝術機構相繼閉門,一年一度的英國泰納獎(Turner Prize)也被迫取消――這是邁入第卅七年的泰納獎自1990年因財政危機後第二次停辦。但在藝術產業受疫情重創之際,館方同時宣布將年度獎項改為獎助十位藝術家各1萬英鎊,做為他們在艱困時局中的創作補助。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泰納獎沒有選出最終獲獎者,而是由四位藝術家共同獲得殊榮並平分2萬5000英鎊的獎金,2020年獎項的取消意味著泰納獎已連續兩年沒有單一獲獎者。
【1月特別報導│2020台北雙年展】
何處著陸?──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接續著2018年的主題「後自然」,2020年由學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策展人馬汀.奎納(Martin Guinard)策畫的第十二屆台北雙年展持續追問著「我們如何共同生活?」本屆雙年展的主題「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說明在民粹主義抬頭、獨裁政權迫近,環境問題同時不斷進逼之時,在各自的星球裡生活著的「我們」實則未曾對於自身的生存世界達成任何共識。
【1月特別報導│2020台北雙年展】
2020台北雙年展作品選介
當資訊的敘事角度與流動速度衝擊著我們對真實的認識,藝術做為政治宣傳工具早已不僅是歷史,更不僅限於美國與歐洲許多民主國家,而也僅有藝術能扮演關鍵的制衡角色,並成為建立一個更包容的生態圈的希望所在。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