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11月│見微知萌 特別報導】紀嘉華 隨生命延展重拾心靈自由
融合藝術創作與建築視野,紀嘉華在其詩意般細膩和自由的線條筆觸下,總隱含著對秩序規律的尋覓,並透過抽象的構圖與豐富柔和的色彩,來傳達對生命的體悟和心境上的轉變。對紀嘉華而言,創作是屬於心靈積累、探索與自我了解的緩慢歷程;隨著時間逐漸延展,不時回首審視過往歷經的路途,在記錄自身思緒外,也試圖捕捉所處時代的感知狀態。
【11月│見微知萌 特別報導】曾御欽 內在本質的深層解讀
身為一名錄像藝術家,曾御欽的創作深入體現人們於現代社會中的身心靈狀態、孤獨與寂寞,以及自我相處的過程,並於外在環境與生活瑣碎的間隙中,試圖擴大身體的感知性。近期他持續將錄像創作的觀點延伸至行為、裝置與平面藝術等多元面向,並致力將國際觀點引入台灣,重現對創作的內容本質應有的重視,以及對個體生命經歷的回顧。
【11月│見微知萌 特別報導】劉時棟 以時間痕跡構築殘片美學
透過採集、拆解、拼貼與重組的歷程,劉時棟總以發掘新鮮事物的心態穿梭於生活中,將常見甚或受忽略的微小物質轉化為創作源頭。他近年來致力研究淡水河口沙灘地貌,藉由蒐集砂礫和潮間帶中自然與非自然的文化殘片,運用沙畫與拼貼的手法,於畫布上保存消逝的時間痕跡,在刻意與不經意間,重組出片斷中的詩意美學。
【11月│見微知萌 特別報導】陳慧嶠 夢境中追尋生命激情
夢境、情感與記憶相互牽絆而交織於陳慧嶠的創作中,她擅以隱喻的手法,為作品表面之靈性「美」與「和諧」,埋下背後的情感掙扎與矛盾,並在潛意識的虛實間,透過夢境進行思考,呈現內心深處的願望與逃避。在陳慧嶠的世界裡,創作是幻境、心靈世界與真實的交會點,是場性靈的感官探險,更是將激情予以轉化的微妙過程。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