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9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動靜化形 特別報導】張堂龲 靜動間隱現的情感記憶
張堂龲畫筆下的靜謐視角,沉靜中帶些神秘,卻隱約蘊藏著些許細微動靜。對他而言,創作如「以情寫景,以景抒情」,土地生命的關懷與對事物的熟悉感,總牽動著自身的情感投射──「我的生活越趨單純,內心世界越無盡延伸。」無論是窗外一朵小花、一株小草,又或遠眺山林星空、與貓眼神對望,這些因緣際會下觸動內心的過往點滴,促使他於畫面中,重新拼湊埋藏於記憶中的故事。如此含蓄隱約、不過度彰顯的動感,便是張堂龲寫實繪畫中所追尋的狀態與氣質。
【9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動靜化形 特別報導】陳張莉 觀想流體的表面張力
從未預設立場或結果,陳張莉的作品總帶著個人性與實驗精神,並始終以「人生與自然」作經緯,通過潑、灑、滴、流,以及伴隨「破壞」中構建挫折與經驗的肌理,以「拼貼」賦予過程中的位置與重量。對陳張莉來說,藝術創作是一場場內在的自我掘築,既要果敢冒險,更要兼具細膩與坦率,保存並修復著生命中「亂中有序」的能量,使一切的發生終究轉化為自我療癒與成長的紀錄。
【9月│威尼斯雙年展 特別報導】群體共感,從「移動博物館」到「未來博物館」──威尼斯雙年展迦納館策展人納娜.奧弗里亞塔.阿伊姆的論述與行動
阿伊姆不僅於2002年創辦位於迦納阿克拉(Accra)的非營利組織「ANO藝術與知識學院」(ANO Institute of Arts and Knowledge,簡稱ANO),她同時身為ANO泛非洲「文化百科全書」(Cultural Encyclopedia)計畫的幕後發起人,該數位檔案計畫廣泛收錄了非洲54國的所有文化研究檔案。2016年,在與建築師DK阿西歐—阿薩里(DK Osseo-Asare)合作下,兩人共創一間以在地雜貨店格局為模型的「移動博物館」(Mobile Museum),在迦納各處自由遊走,邀請當地居民共同捐獻具文化價值的影像、繪畫、電影及口述歷史等資料,並舉辦一系列座談與工作坊。
【9月│威尼斯雙年展 特別報導】眾生是一切的虛無──安瑟姆.基弗的史詩新篇
大疫症後迎來的第一場威尼斯雙年展從四月至開展至今,除了每年的國家館看點,義大利威尼斯市政基金會發起的「MUVE Contemporaneo」計畫邁入第五屆,在歷史建物的館舍脈絡下,以當代藝術策展進行現地策劃,創造歷史的錯位和時空之交。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