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7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夢奇地 特別報導】楊茂林 航行於生命中的奇異境地
「創作是我的發言權,創作是證明我存在的工具,創作是我顛覆事物的手段。」楊茂林的創作思路向來清晰明確,自青年時代起,便專注探索自身關切的議題,隨著年齡增長,經歷益增,手法也更加與眾不同。早期創作對外闡述其所愛、所反對、所關注之主張;中後期創作則趨向挖掘自我內在,彰顯與反思自身的存在意義。幾十年來,楊茂林的創作不曾停歇地演進和轉變,卻也正因其堅毅的核心價值而不曾偏離,無論形式、技法、媒材、語彙如何演繹,仍能於作品中無礙地辨認出他的身影。
【7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夢奇地 特別報導】曾雍甯 以靈動光彩觸發空間奇想
在水墨背景的奠基下,曾雍甯偶然尋獲原子筆繪畫的無限可能。對他而言,原子筆筆觸細緻的反覆堆疊,如同編織過程中綿長的身體勞動,日復一日,卻充滿著精神性。從早期廟宇彩繪般的平面造型和交疊的裝飾性圖案出發,曾雍甯逐漸發展至現今對空間層次的追求,透過色彩與形態,為畫面增添活潑的律動感,此外,更汲取生活周遭的自然人文元素,進而轉換為自身創作語彙,在作品中建構得以觸動想像的多彩空間。
【7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夢奇地 特別報導】何采柔 留存於生活縫隙間的感官印記
無論是舉止之間的差錯,或是局部分解的姿態,何采柔時常自個人感官經驗出發,來回溯現實中的失序狀態,在看似尋常的物件、儀式和動作背後,擷取那不為人注意的片段,彷彿能使人暫且從日常慣性抽身,一探「誤植」於現實中的另一層向度。同時,何采柔試圖於空間中保存作品與人的微妙距離,在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中,喚醒、激發觀者的深層意識與身體感知,重新思索暗藏於生活「縫隙」中的多重視角。
【7月│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前澤友作珍藏巴斯奇亞〈無題〉以8500萬美元易主──富藝斯 「20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晚間拍賣總成交額2.25億美元
5月18日,富藝斯「20世紀及當代藝術」紐約晚間拍賣以總成交額近2.25億美元收槌,創公司歷來最成功拍賣專場,較去年同期紐約晚拍增長90%。本次拍賣呈獻36件拍品全數拍出,繼去年紐約秋拍後再次斬獲「白手套」,其中來自前澤友作珍藏的巴斯奇亞鉅作〈無題〉以8500萬美元成交,由亞洲藏家投得,創藝術家拍賣第三高價,此外亦刷新草間彌生、羅賓.F.威廉斯(Robin F. Williams)及烈治.伯羅斯.霍奇斯三位藝術家拍賣紀錄。亞洲市場表現強勁,香港即時連線電話席踴躍參與競投多件作品,近三成拍品由亞洲買家投得。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