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GO
即時快訊
最新消息
徵件訊息
藝術市場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專題文章
藝文消息
台灣
中國港澳
海外
其他展訊
雜誌與叢書
叢書出版
藝術家
藝術收藏 +設計
關於我們
本社簡介
獲獎紀錄
常見問題Q&A
聯絡我們
購物車
會員登入
GO
特別報導
首頁
專題文章
作者專欄
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10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化古通今 特別報導】冰逸 山水即身體,赤裸即生命
在赴美攻讀生物醫學與電子工程專業後,冰逸於2005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學位,論文主題聚焦於漢代藝術史。「以當代藝術創作所演現的文明史詩」,或許是對冰逸作品最為精煉的概括,於微塵間凝視萬千宇宙,總能見到她在美麗的蘆笙輕揚中盛裝舞蹈,在墨潮滾滾間祈願祝禱的身影。
【9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動靜化形 特別報導】Lunéville 法式刺繡工作室 恬靜之思於指間靈動昇華
指尖繡縫的精神性,總深深吸引著
宋亞樵與張曉星,在相同品味及美學思維啟發下,兩人於2015
年成立「Lunéville法式刺繡工作室」,教授大眾精緻而細膩的法式繡藝技巧。2017年,兩人共同協作的〈The Queen〉作品,更於英國皇家御用刺繡坊「Hand & Lock」比賽奪得獎項,榮獲國際間譽為刺繡界「奧斯卡」的殊榮,成為唯一華人獲獎雙人組。對宋亞樵與張曉星而言,追求繡線肌理與對細節的堅持,也讓刺繡成了一段充滿溫度、寧靜而緩慢的情感歷程。
【9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動靜化形 特別報導】陳敬元 時空壓縮下的流動思緒
以「寓言式」手法描述自身經驗,向來使陳敬元的繪畫帶有超現實的寓意色彩,幽微光線的營造,賦予畫面劇場般的敘事氛圍,筆觸之間,散溢著潛藏於其中的意識流。自早期關注身分認同議題以來,陳敬元善於捕捉情境中的曖昧性,探索環境下的各式生活狀態,並將看似缺席的時空感濃縮於畫布,在多重分鏡與視角間,喚醒埋藏於個體那似曾相似的記憶,同時,在細膩梳理對周遭事物及人類的理解時,再次回訪自我內在的思緒與感知。
【9月│對話藝術家系列:動靜化形 特別報導】張堂龲 靜動間隱現的情感記憶
張堂龲畫筆下的靜謐視角,沉靜中帶些神秘,卻隱約蘊藏著些許細微動靜。對他而言,創作如「以情寫景,以景抒情」,土地生命的關懷與對事物的熟悉感,總牽動著自身的情感投射──「我的生活越趨單純,內心世界越無盡延伸。」無論是窗外一朵小花、一株小草,又或遠眺山林星空、與貓眼神對望,這些因緣際會下觸動內心的過往點滴,促使他於畫面中,重新拼湊埋藏於記憶中的故事。如此含蓄隱約、不過度彰顯的動感,便是張堂龲寫實繪畫中所追尋的狀態與氣質。
2
3
4
5
6
7
8
9
10
11
快速選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